新史学九十年

新史学九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岳麓书社
作者:许冠三
出品人:
页数:602
译者:
出版时间:2003-9
价格:2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6653333
丛书系列:海外名家名作丛书
图书标签:
  • 史学史
  • 许冠三
  • 历史
  • 学术史
  • 史学理论
  • 史学
  • 中国近现代学术史
  • 研究
  • 新史学
  • 九十年
  • 历史研究
  • 学术著作
  • 史学发展
  • 中国史
  • 思想史
  • 学术史
  • 现代史
  • 历史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许冠三先生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始致力于史学研究,1974年移席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全心投入史学史与史学理论、史学方法的研讨,揭示“多元史络分析法”的治史新途径,在史学界独树一帜。长达四十四万言的《新史学九十年》,则是其多年研究心得的总结,详析“新史学”名家的成败得失,运思深微,立论公允,为近年同类论著所少见。

许冠三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致力于史学研究,1974年起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历史学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自序
卷一 史学新义
第一章 梁启超:存真史 现活态 为生人
第二章 张荫麟:既得科学亦是艺术
卷二 考证学派
第三章 王国维:以通人之资成专家之业
第四章 陈垣:土法为本洋法为鉴
卷三 方法学派
第五章 胡适:注重事实服从证据
第六章 顾颉刚:始于疑终于信
卷四 史料学派
第七章 傅斯年:史学本是史料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两年前,读完许冠三这本《新史学九十年》,认为若将书名易为《新史学点将录》,如此似乎更为妥帖。至于为并非史家且对于史学无甚影响的殷海光专辟一节,以对自身史学述评为终章,并将自己和殷氏标举“史建学派”,都让人微感厌烦。 以下是因为本书引发的一些关...

评分

两年前,读完许冠三这本《新史学九十年》,认为若将书名易为《新史学点将录》,如此似乎更为妥帖。至于为并非史家且对于史学无甚影响的殷海光专辟一节,以对自身史学述评为终章,并将自己和殷氏标举“史建学派”,都让人微感厌烦。 以下是因为本书引发的一些关...

评分

两年前,读完许冠三这本《新史学九十年》,认为若将书名易为《新史学点将录》,如此似乎更为妥帖。至于为并非史家且对于史学无甚影响的殷海光专辟一节,以对自身史学述评为终章,并将自己和殷氏标举“史建学派”,都让人微感厌烦。 以下是因为本书引发的一些关...

评分

两年前,读完许冠三这本《新史学九十年》,认为若将书名易为《新史学点将录》,如此似乎更为妥帖。至于为并非史家且对于史学无甚影响的殷海光专辟一节,以对自身史学述评为终章,并将自己和殷氏标举“史建学派”,都让人微感厌烦。 以下是因为本书引发的一些关...

评分

两年前,读完许冠三这本《新史学九十年》,认为若将书名易为《新史学点将录》,如此似乎更为妥帖。至于为并非史家且对于史学无甚影响的殷海光专辟一节,以对自身史学述评为终章,并将自己和殷氏标举“史建学派”,都让人微感厌烦。 以下是因为本书引发的一些关...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陈寅恪的贡献只是考证方面,说明作者根本就没读懂陈寅恪的著作,三星。

评分

可以

评分

我的书,谁借了?赶快还来

评分

不少真知灼见 但也有不少感到奇怪之处

评分

读了一部分,还未能全部读下来,现在特别想看台湾学者刘龙心对本书的评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