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是美国,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资专家。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其共同之处在于把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彼得•林奇出生于1944年,15岁开始小试投资,赚取学费,1968年毕业于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
1969年,林奇进入富达公司。1977~1990年间,他一直担任富达公司旗下麦哲伦基金的经理人。在这13年间,他使麦哲伦基金的管理资产从20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几乎无人能出其右。麦哲伦基金也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投资绩效名列第一。
1990年,彼得•林奇光荣退休,开始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陆续写出《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轰动华尔街。
“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于1977年成为麦哲伦基金经理人,到1990年5月辞去基金经理人的职务为止的13年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无成长至140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
和大多数成熟市场的职业投资者一样,彼得·林奇奉行价值投资哲学。《战胜华尔街》一书就是彼得·林奇投资哲学的具体体现,书中介绍了贯彻他哲学思维的具体实战方法。
据说电影的续集一般都很难超过第一部。不幸,这本书也不能免俗。 显然,由于第一本书成功,在第一基金经理人的光环下,林奇很难不写本续集,就像一部卖座的片子拍续集一样平常。但显然,林奇并没有把写书特别当回事,续集也就理所当然地比较一般了。 相比第一部,这本书更像...
评分据说电影的续集一般都很难超过第一部。不幸,这本书也不能免俗。 显然,由于第一本书成功,在第一基金经理人的光环下,林奇很难不写本续集,就像一部卖座的片子拍续集一样平常。但显然,林奇并没有把写书特别当回事,续集也就理所当然地比较一般了。 相比第一部,这本书更像...
评分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只是看到书名,觉得实在是傻的要死,居然号称要《战胜华尔街》,以为又是哪个无知无聊的畅销书写手写的垃圾读物,于是不屑一顾 后来读过了《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又重新找了这本书来读。彼得林奇是价值投资的忠实拥趸,是传奇般的投资者。也许很多人对...
评分彼得林奇:战胜华尔街(约1992年) Page58:美国仍然拥有全球最优秀的公司,以及投资这些最优秀公司的最优秀的制度体系(联系A股,融资成本高)。 Page75:当一家上市公司主动想要向我们讲述他们的投资故事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折价公司同时也正在向华尔街上所有其他投资者讲...
评分彼得林奇的书是我读过的股票方面最简单易懂的又获益良多的书。 他告诉我们其实选股并不需要每天扎进财经报纸堆或是天天关心天下大事,其实他有时候灵感的来源是他的老婆或女儿的某次购物经历。不知道买什么股票吗?打开冰箱看看里面的食品有没有是你很喜欢的有很受欢迎的国货,...
你无法从后视镜中看到未来。
评分质朴易懂
评分你无法从后视镜中看到未来。
评分富爸爸推荐,寻找有升值潜力股的办法。需要再读一遍
评分你无法从后视镜中看到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