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詩集箋註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古典文学 诗歌 孟浩然 古典文學 古籍 齐·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精装)(上海古籍出版社) 詩 文学
发表于2025-04-29
孟浩然詩集箋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终于读完了,论文难写。T T 真得需要读集子,刷新了我对于孟浩然的印象:一叶扁舟向何处,摇摇摆摆江中游。如何处理好出世和入世的问题,大概是古代读书人的一个大问题吧。孟没有办法处理好这个问题呢。在他的诗歌中,发觉其实道家的东西也有不少。有种感觉:古代的儒释道三道对于文人的影响就是混杂不清的。
评分我自然是要站在扬王抑孟一派里的,《唐诗归》里说得好,“王能兼孟,孟不能兼王”。
评分先说注,略显啰嗦,不过一生一注,老先生的学问和修养让人敬佩。 再说孟浩然,孟夫子,一生飘零,功业难成。我一直怀疑,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不是孟夫子一生的梦境~
评分一个真正的隐士,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评分孟浩然家住襄阳,常游历于西秦吴越间,为了讨官,结交了张九龄等文士官僚,仗着祖宗留下的产业存活,有几亩良田,想必亦有妻妾若干,苦闷时吟诗作赋修佛打坐,爽快时观妓赏月觥筹交错,虽然最终也没有博取一官半职,但也过的比平常百姓潇洒了。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孟浩然诗集笺注(精)》收入“早发渔浦潭”、“寻香山湛上人”、“杨子津望京口”、“寻天台山”、“美人分香”、“春晚绝句”、“岳阳楼”、“早发渔浦潭”、“江上别流人”、“秋霄月下有怀”等近千余首诗歌作品。
2013年10月第2版: 255页“子亦痛斯文”疑应作“予亦痛斯文”。 272页“子奉垂堂诫”疑应作“予奉垂堂诫”。 手边没有底本,查徐鹏校注,均作“余”。
评分2013年10月第2版: 255页“子亦痛斯文”疑应作“予亦痛斯文”。 272页“子奉垂堂诫”疑应作“予奉垂堂诫”。 手边没有底本,查徐鹏校注,均作“余”。
评分2013年10月第2版: 255页“子亦痛斯文”疑应作“予亦痛斯文”。 272页“子奉垂堂诫”疑应作“予奉垂堂诫”。 手边没有底本,查徐鹏校注,均作“余”。
评分2013年10月第2版: 255页“子亦痛斯文”疑应作“予亦痛斯文”。 272页“子奉垂堂诫”疑应作“予奉垂堂诫”。 手边没有底本,查徐鹏校注,均作“余”。
评分2013年10月第2版: 255页“子亦痛斯文”疑应作“予亦痛斯文”。 272页“子奉垂堂诫”疑应作“予奉垂堂诫”。 手边没有底本,查徐鹏校注,均作“余”。
孟浩然詩集箋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