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藝術範疇體係

中國古代藝術範疇體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中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陳竹
出品人:
頁數:726 页
译者:
出版時間:2003年12月
價格:45.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6222815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範疇 
  • 藝術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緒論:關於中國古代藝術範疇體係的構想/(1)

一 藝術範疇體係的一般性及中國古代藝術範疇體係的特性/(1)

二 中國古代藝術美之元範疇“道”的由來及其本質屬性/(6)

三 由道化藝的邏輯轉換及文道論的曆史嬗變/(12)

四 文道論之子範疇的分期展開與曆史沿革的基本規律/(40)

第一編 先秦的文理論/(45)

第一章 道一藝邏輯轉化的第一步曆史階梯/(45)

第二章 文理論的具體範疇及其邏輯層次/(55)

第一節 文理論的意動層範疇/(56)

一 中和/(56)

二 情誌/(63)

三 虛靜/(70)

第二節 文理論的形態層範疇/(76)

一 文質/(76)

二 言意/(83)

三 比興/(88)

第三節 文理論的價值層範疇/(96)

一禮樂/(96)

二善美/(111)

第三章 文理論範疇的泛藝性及包容性/(123)

第二編 秦漢的文性論/(134)

第一章 文理論嚮文性論的轉化/(135)

第二章 文性論對前代範疇的繼承與製約/(147)

第三章 文性論的具體範疇及其邏輯層次/(177)

第一節 文性論的意動層範疇/(178)

一 情理/(178)

二 應感/(186)

第二節 文性論的形態層範疇/(196)

一 形性/(196)

二 真美/(207)

第三節 文性論的價值層範疇/(212)

一 適和/(212)

第四章 文性論內部否定運動造成的二重性/(219)

第三編 魏晉的文氣論/(227)

第一章 文性論嚮文氣論的轉化/(230)

第一節 開創期:建安纔性說高漲與文氣說創立/(232)

第二節 成熟期:正始一竹林玄學“以無為本”與氣化自然美論的確立/(235)

第三節 深化期:玄道釋之世俗社會化與氣化自適美論的盛行/(245)

第四節 歸總期:佛學與息玄後復興之儒學調閤,促成美學之理論化係統化總結/(256)

第二章 文氣論對前代範疇的改造與規範/(267)

第三章 文氣論的具體範疇及其邏輯層次/(282)

第一節 文氣論的意動層範疇/(283)

一 感興/(283)

二 神思/(289)

第二節 文氣論的形態層範疇/(301)

一 情采/(301)

二 風骨/(309)

三 氣韻/(319)

四 形神/(334)

第三節 文氣論的價值層範疇/(354)

一 滋味/(355)

第四章 文氣論的混成性及其對“文”詮釋的不確定性/(367)

第四編 唐代的文意論/(374)

第一章 文氣論嚮文意論的轉化/(374)

第二章 文意論對前代範疇的規範和改造/(387)

第三章 文意論的具體範疇及其邏輯層次/(396)

第一節 文意論的意動層範疇/(396)

一 意象/(397)

二 意境/(402)

第二節 文意論的形態層範疇/(411)

一 興寄/(411)

二 骨氣/(418)

第三節 文意論的價值層範疇/(425)

一 明道(意)/(425)

第四章 體係的迴復與特點/(430)

第五編 宋元的文韻論/(436)

第一章 文意論嚮文韻論的轉化/(436)

第二章 文韻論對前代範疇的改造和規範/(452)

第三章 文韻論的具體範疇及其邏輯層次/(458)

第一節 文韻論的意動層範疇/(458)

一 寫意/(459)

二 妙悟/(469)

第二節 文韻論的形態層範疇/(479)

一 理趣/(479)

二 清空/(489)

三 虛實/(496)

第三節 文韻論的價值層範疇/(507)

一 樂心/(507)

第四章 體係內的觀念對立與分野/(515)

第六編 明清的文情論/(521)

第一章 古典美學形態嚮近代美學形態的轉化/(522)

第一節 明前期:新潮湧齣前的理論鋪墊/(523)

第二節 明中晚期:新興人文主義思潮的主鏇律/(530)

第三節 清前期:情感理性化與理性情感化的邏輯整閤/(542)

第四節 清中期:人文主義思潮的近代端倪/(566)

第五節 近代期:與古典美學體製的剝離及與世界近世美學的初融/(586)

第二章 文情論對古典美學各主乾範疇的融納與革新/(619)

第三章 文情論的具體範疇及其邏輯層次/(641)

第一節 文情論的意動層範疇/(641)

一 童心/(641)

二 性靈/(647)

三 著我/(654)

第二節 文情論的形態層範疇/(667)

一 境界(敘事文學形象係列之最高層次)/(668)

二 真幻/(684)

三 雅俗/(693)

第三節 文情論的價值層範疇/(699)

一 達性/(700)

第四章 體係內的矛盾性及其為審美嚮現代轉化提供的兩種潛質/(707)

後記:吹盡狂沙始到金/(724)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理論完備,少具體的作品分析。

评分

理論完備,少具體的作品分析。

评分

理論完備,少具體的作品分析。

评分

理論完備,少具體的作品分析。

评分

理論完備,少具體的作品分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