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 1928~)
出生於南美哥倫比亞的作家,早年擔任報社記者,後專事寫作,著有《樹葉風暴》、《百年孤寂》、《族長之秋》、《預知死亡紀事》、《受在瘟疫蔓延時》、《迷宮裏的將軍》等;報導文學作品則有《一個罹難者的故事》、《安哥拉的古巴兵》、《尼加拉瓜之戰》等,讀者遍及全世界,1982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馬奎斯曾因阿根廷作家路易斯.波赫士稱揚智利軍事獨裁政權為「南美反共堡壘」而大加批判,也因為祕魯作者巴加斯.略薩對皮諾契特政權態度曖昧而與之反目。
密戈爾.立頓(Miguel littin, 1942~)
早年就讀智利戲劇學院,畢業後進入電影界。曾任阿葉德政府時代的國家電影公司總裁,1973年反阿葉德流血政變中,成為軍方撲殺對象,後僅以身免,流亡歐洲,結識馬奎斯。立頓曾以描寫尼加拉瓜革命的電影《阿爾西諾與鷹》(Alsino & the Conder)獲1973年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本書所述立頓這次潛返智利拍片的成果,則是1986年9月在威尼斯影展得獎的《關於智利的全記錄》(Acta General de Chile)。
1973年,信仰社會主義的智利民選總統阿葉德被陸軍總司令皮諾契特所發動的流血政變推翻,阿葉德慘死,智利也開始了長達十六年的軍人獨裁,數萬名社會精英被殺、被捕失蹤、被流放國外。
本書主角在流亡海外十二年後,化裝潛回智利,在風聲鶴唳中,拍攝了暴露戒嚴體制下智利現況的影片;步步驚魂,幾度陷入絕境……。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以第一人稱詳盡地記錄了這次比電影還驚悚懸疑的行動。
滚烫的旧血 ——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活动书评 这本书大概讲了1985年,被列入严禁归国名单的导演米格尔·利廷,乔装打扮后潜入智利,秘密拍摄了长达三万二千二百多米的胶片,记录了他的祖国遭受十二年军事独裁统治的现状。 “”我从来没见过这座城市像眼前孤寂而悲凉。” 这个段...
评分 评分文学应当干预政治,直到政治不再干预文学为止。 ——布罗茨基 干预政治这样的评价,其实大不必局限于文学这一领域。政治恰如一种空气,每个人都身处其中,须臾不离,因此,人类的活动均与政治相涉。《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展示出的是两股干预政治的力量,一股是电影,一股...
评分一个被智利军政府赶出国的异议导演,悄悄潜回国,拍了一部反映国内真实状况的纪录片。这要是别人来写,就是一则普通新闻。但这是马尔克斯写的,太好看了,传奇,惊险。读得我最近对地下组织啦,间谍啦,很感兴趣。马尔克斯太牛了,连报告文学都能写成这样!大神!
前陣子怠惰病發作得很厲害,沒有什麼心情讀課堂的指定讀物《智利秘密行動》,今天花了一個多小時在文薈廳讀完它,只覺得怠惰真是要命的壞習慣啊,差一點就要錯過一本好書了!
评分前陣子怠惰病發作得很厲害,沒有什麼心情讀課堂的指定讀物《智利秘密行動》,今天花了一個多小時在文薈廳讀完它,只覺得怠惰真是要命的壞習慣啊,差一點就要錯過一本好書了!
评分6周偷拍完成的纪录片《关于智利的全纪录》,给皮诺切特政权钉上10万多尺胶卷的驴尾巴。
评分前陣子怠惰病發作得很厲害,沒有什麼心情讀課堂的指定讀物《智利秘密行動》,今天花了一個多小時在文薈廳讀完它,只覺得怠惰真是要命的壞習慣啊,差一點就要錯過一本好書了!
评分人類社會還真是相似,各派都有自己不同的支持團體,社會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團體來組成的。團體就是支持的力量,這種集合體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發揮的作用倒是驚人的一致。所以哪種制度好哪種制度不好並不由人民說了算,其實要由槍桿子說了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