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1933~2004年),她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度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In eight stories, this singular collection of short fiction written over the course of ten years explores the terrain of modern urban life. In reflective, telegraphic prose, Susan Sontag confronts the reader with exposed workings of an impassioned intellect in narratives seamed with many of the themes of her essays--the nature of knowing, 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in an alienated present.
处女作《恩主》之后,桑塔格转而进行评论文章的撰写,第二本书《反对阐释》令她声名鹊起,然而,她始终更愿意写作小说,也从没放弃过,虽然她的小说既不好读,也不好看,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 《我,及其他》是桑塔格一生唯一的短篇集,收入八篇短篇,主题独立,又互有关联,...
评分黑色调的封面如同文字一般。有些深邃。 读完感觉不适合小孩子都。 因为里面有些画面相对是十八禁。当然,意识流也很严重。 正当我觉得整本书看完脑壳空洞时,书背面的文字吸引了我。尤为喜欢。记录下来: “我现在仍然能感觉到自己从令人窒息的童年中解放出来时的兴奋和感激。...
评分文/来颖燕 发表于2009.11.30《新闻晨报》 苏珊•桑塔格为国人所熟知,并不是因为她的小说。一直以来,她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她在文学批评方面的敏锐和独到。然而,才能的拥有必然是混融为一不可分割的。看过苏珊•桑塔格的小说,就会明白,为什么哲学家们往往会不承...
评分处女作《恩主》之后,桑塔格转而进行评论文章的撰写,第二本书《反对阐释》令她声名鹊起,然而,她始终更愿意写作小说,也从没放弃过,虽然她的小说既不好读,也不好看,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 《我,及其他》是桑塔格一生唯一的短篇集,收入八篇短篇,主题独立,又互有关联,...
评分“我的心里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烈的憧憬,不耐烦地等待着它的到来。在服满了漫长的童年的刑期之后,我将会被释放出来,踏上现实的旅途。” “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生活在贫民区的人。我的任务就是躲开那些胡说八道的傻话(我觉得我都快被傻话淹没了)——同学和老师所说的快活的空...
Project to a trip to China
评分Project to a trip to China
评分fragmentation in a overly self-conscious tone of narratives
评分fragmentation in a overly self-conscious tone of narratives
评分fragmentation in a overly self-conscious tone of narrative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