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教养犯西吉·耶普森被关进单人囚室,罚写作文《尽职的快乐》。他回忆自己那个在北德乡村当警察的父亲如何恪守职责,一丝不苟地执行纳粹当局的命令,监视当地的一位画家,不让他作画,还没收他的作品。而富有正义感的画家原是警察一家的老朋友,还曾经救过警察的命。小西吉出于同情,帮画家藏过画。战后,冥顽不化的乡村警察还继续搜寻并烧毁画家的藏画,西吉为此得了恐惧症。他生怕画作被毁,继续偷藏画家的画,被发现后当作少年犯送进劳动教养所…… 作品取材于德国著名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这一真实事件。小说以传统的叙述手法,剖析和批判了长期被作为“德意志品质 ”来宣扬的“忠于职守”的思想,激发人们对被纳粹践踏的公民义务进行反思,这不仅在当代德国文学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由于其所含的哲理具全球性,值得世人三思。
1926年3月17日出生的西格弗里德·伦茨在法西斯统治下度过童年时代,1943年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纳粹军队溃败时逃往丹麦。战后,他入海德堡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德国文学和哲学。1951年起成为职业作家,定居在汉堡。
伦茨主要作品有小说《空中之鹰》、《与影子的决斗》、《激流中的人》、《面包和运动》、《灯船》、《满城风雨》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2种文字,获得多种奖项。
伦茨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伯尔和格拉斯齐名,他们被公认为当代德语文学三大家。《德语课》在1968年出版,这部对过去战争反思并昭示出德意志民族进行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小说使伦茨一举成名,成为战后德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我最喜欢看书,书中的小说,小说中的外国文学,而外国文学看的最多的是英美文学,德国文学很少涉猎。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本德国小说,晦涩难懂,看完了也不知其所以然,有一种看莫言小说的感觉——我不是对他有意见,只是不喜欢这样的文学,浅白沉重、...
评分不知道如何停止,也不知道停下来还能做什么。 有时候看书、不停地看书会让人虚弱。因为消耗了,却没有来得及用吸收的补充。 小说有什么用呢?当对自己的生活暂时失去兴趣,就可以打开一本小说,把目光和自己投进另一个世界里去。当然,如果有能力,写小说这项活动...
评分伦茨有鲜花一样的文字,句子套句子的表达方式,繁华而绵长。 但真正动人心魄的,不是文字。 很多时候,但凡涉及到二战,都首先会想到日本,想到这个给我们带来了万千痛苦的民族。 德国人给人类带来了罄竹难书的罪恶,但它的人民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无论在奥斯维辛还是斯大...
评分其实,我一直想的一个词是:尊敬。 对别人,对自己。 每一年,我们所在的国家都要用不同的方式向一个东洋岛国表达“一衣带水”的友好之情,尽管人家从来都是在表面上对你客套一下,然后再用不同的方式伤害你一下。 我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因为回顾所谓的几千...
评分伦茨的厉害在于不直接描述战争,但却直指战争的丑恶;没有直接批评纳粹,而是从其他方面折射了纳粹对人类精神的伤害。 在这篇小说里,由“我”去回忆画家跟做警察的爸爸之间的恩怨。两人本是老乡,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画家南森还曾经救过警察。但是在禁画令下来后,这种关系改...
極力推薦!
评分非常美妙的一本书,太棒了!描写之细腻,语言之美妙让你流连忘返。翻译也不错
评分考虑放弃德语长篇小说……
评分八月三日读完,在我们一直夸赞着这个民族的时候,他们却在不断反思,有时候,好坏只不过是一念之差,也许只在于掌握政权的人的好坏
评分无意看到有人推崇这个翻译。倒想瞧瞧。也不知道我看的那版旧的是谁翻的。来看看豆瓣上有没有。这次看的时候没第一次专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