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鷹,1977年生,江西萍鄉人。湖南師範大學中文係肄業,1997年起居於北京,做過編輯、記者、自由撰稿人和演藝策化人。2000年6月至2001年6月曾於新疆、西藏、貴州、四川等地遊曆。著有《藏羚羊自助旅遊手冊·貴州篇》。目前從事劇本策劃工作。
這世上,有些詞注定為魅力和激動人的心靈而生,青春、校園、理想、民謠、精神、愛情……在這些詞逐漸剝蝕,談論它們都顯得奢侈的年代,如果有人把曾經讓這些語詞綻放得最燦爛的時代與人物重新推到我們眼前,很我讀者免不瞭要對這位執著的朋友脫帽緻敬。這位朋友繼承瞭校園民謠參與者的光榮曆史和傳統,他低調而真實,為讀者講述著那些“琴弦上的往事”。他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個人在講述,他的背後有高曉鬆、老狼、瀋慶、鬱鼕、趙節的歌唱和無數在20世紀90年代度過青春歲月的學子的傾聽。他沒有為善感者留下不陷入沉思和迴憶的任何機會。
這本收以如下內容贏得尊敬:《校園民謠》這盤專輯浮齣水麵的幕後故事;十多位校園民謠風雲人物的采訪錄,講述他們過去與現在的工作生活狀態,以及對校園民謠十年曆程的迴憶和感想;校園民謠運動參與者撰寫的一些迴憶性文字。全書配有大量精心搜集的圖片,為走過風雨十年路的校園民謠銘主瞭一段成長的曆史。
其实那些故事,那些人物早就远去了。 不过还是有那么多人在乎着, 因为 这是岁月回声,是青春祭奠。 只用一句话来总结: 若不是那些岁月太动听, 那些琴弦上的故事不会被人记住。 这句话就出现在封面上, 如果你希望那些校园民谣, 这本书值得一看
評分几乎细细听过校园民谣的每一首歌,也始终相信校园曾经的纯真与美好。 如果可以选择,我会将我的大学放在八十年代,讨论哲学,手抱尼采,唱着青春的歌谣。 这本书写得一般,但那些名字与旋律你始终在你生命里无法忘却,比如沈庆,比如老狼。 多年以后在上海看过老狼的走穴演出,...
評分 評分其实那些故事,那些人物早就远去了。 不过还是有那么多人在乎着, 因为 这是岁月回声,是青春祭奠。 只用一句话来总结: 若不是那些岁月太动听, 那些琴弦上的故事不会被人记住。 这句话就出现在封面上, 如果你希望那些校园民谣, 这本书值得一看
評分隨手翻,畢竟我也是偶爾纔想起,曾經唱校園民謠的你。
评分那些過去的人,過去的歌都成過去瞭!
评分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歌,背後有著這樣青春熱血和悲傷甚至慘痛的故事,令人何止一聲唏噓
评分挺感慨的
评分給四星是因為青春和已經不再的那些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