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公纪,祖籍江苏吴县,1909年生于北京。1926年赴日留学,1933年毕业返国。历任国民政府湖北省政府秘书、上海市政府秘书,广东省政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秘收、新闻局驻法国办事处处长等职;1952后任台湾东吴大学讲授西洋外交史;1975年应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文系主任。著有《主宰美国命运的幕后集团》、《朽庐随笔》、《日本史话》等。
神武天皇就是秦朝东渡日本的徐福吗?古代日本皇室何以多近亲婚恋?日本古史为何多女皇专政?唐朝风俗如何风靡日本?《源氏物语》的幕后有怎样的故事?武士如何产生,日本崇信暴力的原因?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是什么样的人?丰臣秀吉为何突然要侵略朝鲜和明朝?天皇与幕府究竟是何关系?日本为何严禁基督教而大崇儒佛?蕞尔小邦如何一跃而为世界列强? 诸多鲜为人知的逸事,多不为正史所述,但跃然纸上的,是日本历史的真面目。
上古篇 本卷从日本传说的开国君主神武天皇谈到源氏家族势力在关东崛起。时序上从公元前660年到公元11世纪的末期。 从种种迹象看来,神武天皇与徐福的年代相当,甚至就是徐福。在这段期间最重要的一位天皇是女帝推古天皇,约当中国的隋朝时期,在圣德太子的摄政下,确定了“天皇”的称号及“日本”的国名,制订了历法,同时开始修史。 中古篇 本卷在年代上横跨了公元12世纪到16世纪,从镰仓幕府到战国时代的四百余年,日本史的中古时代。 在平氏与源氏的争霸战之后,源氏的镰仓幕府取代天皇成为日本大政的中心。幕府大将军的权力随后又落到了外戚执权北条氏手中;后醍醐天皇力图振作,发动讨幕战争,结果却使日本进入南北朝对抗的局面。 近古篇 本卷所涵盖的时期,由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期,时间只有五六十年。这是日本由战国时代重紧一统的时期,主角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近代篇 本卷自德川幕府的衰败,叙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向盟军投降为止。
作者显然不是历史学者,缺乏对历史严谨的态度,把神话历史混在一块写,这写写那抄抄,作者可能是因为和日本人打过仗的原因,对日本人都有点偏见,非常不客观,我手上有几本欧美人写的日本史,写的也不好,但也比它客观公正。我怀疑作者写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小日本的历...
评分當初買這本書的時候還小,對台海的舊事不多瞭解,後來方才注意到作者在文祿慶長之役的時候對李氏朝鮮用的是“韓”,這才回頭注意是台灣亦或說是中華民國作者寫的。作者本身親歷八年抗戰,國府遷臺與對日抗戰不無關係,且此書初版于民國六十八年(1979),1972中(中華民國)日...
评分近代篇 法西斯思想萌芽 这时民政党在国内的选举中,获得了决定性的大胜利。同时世论也欢迎军缩。由于很多前辈的奔走调停,军部终于松了一口气。伦敦海军条约算是签订了。不过又生了新枝节。当军缩会议代表在议会中报告该约已经签订时,不料反对党政友会的议...
评分此书本应是日本上古到现代的历史,但这次出的并不是全本,太平洋战争之后的都没有,而且没有结语,想来作者是写了,但大陆出版时删掉结尾,大概又是“违碍”吧。从现存的现代史部分看,对当时的共产党已经很多不敬和不实之词,可想而知后面绝不会有更好脸色。 除了这个硬缺憾...
评分近代篇 法西斯思想萌芽 这时民政党在国内的选举中,获得了决定性的大胜利。同时世论也欢迎军缩。由于很多前辈的奔走调停,军部终于松了一口气。伦敦海军条约算是签订了。不过又生了新枝节。当军缩会议代表在议会中报告该约已经签订时,不料反对党政友会的议...
这套书当年刚上市时在南大附近的几家书店见过,但不知为何品相都出奇的差,所以……不过为什么记忆里这套书是彩色的?P283,从古到今都一样,凡是缺乏自信心的人,就怕听人造反,而最容易听得进去的话,是由心爱人嘴里说出来的。
评分故事非常精湛 来龙去脉
评分70年代就有这么恶搞的书。。。开眼了
评分不算是历史书,当小说看倒是流畅精彩的,日本历史入门科普读物,不过在没有一点日本历史背景知识和对日本有偏见的情况下,还是不适合读的。
评分平心而论当通史看不能说毫无可取之处,文笔还成,但作者的姿势水平实在捉急,夹带私货又多,治史这种事我看还得专业的来。另一面专栏行货风虽难以避免,但前后篇目中重述同一件事都会有不同说法,也有哗众取宠之嫌。实在不知道作者当了这么些年公使都在想啥,自我感觉也太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