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帝國

去帝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光兴,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亚太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校外委员会委员。美国Iowa大学博士,台湾文化研究学会奠基人,在中国,韩国、新加坡、日本、和美国拥有访问教授职位。同时用英文和中文发表文化研究论文,许多重要著作已经被翻译成英文、中文、韩文、和日文。中文著作8本,编著好几本重要的英文文集:《斯图尔特∙霍尔:关于文化研究的批评对话》(伦敦和纽约,Routledge出版,1996),《轨迹:亚际文化研究》(伦敦和纽约,Routledge出版,1997)

出版者:行人出版社
作者:陳光興
出品人:
页数:480
译者:
出版时间:2006年10月
价格:NT$500
装帧:14.8cm x 21cm 平裝
isbn号码:978986818605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化研究 
  • 陳光興 
  • 後殖民 
  • 台灣 
  • 民族主义 
  • 台湾 
  • 社会学 
  • 亞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94年,總統李登輝提出南向政策,許多重要的知識分子,從理論、歷史或自然等面向,著文為「南進」背書。學者陳光興由此感受到台灣思想及學術界的局限:在這塊被日本殖民五十年的土地上,大多數人竟閃爍著相同的帝國主義慾望。

由此出發,美國學術訓練出身的他,開始將視角轉向亞洲,檢視同樣遭受殖民歷史的地區,是否也產生相同的思想局限。

在十餘年闖蕩亞洲的思想實踐中,陳光興指出幾個曾經影響亞洲的重大歷史事件(帝國主義、殖民、冷戰體系),依舊發揮強大的影響力,牢牢地控制我們對世界的想像。

於是陳光興發展出去帝國、去殖民、去冷戰三位一體的的問題意識,並且明確指出,要逃離這種歷史宿命,就必須以「亞洲作為方法」:透過亞洲視野的想像,亞洲間的各個社會可以相互看見,轉化自身,提出根植亞洲經驗的世界觀。

在英國跨國出版社Routledge出資的狀況下,陳光興開始參與創辦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國際刊物,希望發展出亞洲知識分子的思想交流平台。對他來說,這就是「亞洲作為方法」的實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 陳光興 [行人文化實驗室] 斷斷續續地用左三個月終於係今晚臨訓前K.O.左呢本書。作為一個唔係好熟穩學術語言,又不諳史料理論的讀者,呢本書最好的地方係不厭其煩,將好多人地take it for granted的ideas同事件都詳細地解釋闡述,就算唔wiki都好accessi...

评分

- 好幾年前舊老板跟我推薦過台灣社會季刊的一個"超克分斷體制"的專題, 當時讀得胡里胡塗的, 除了大概記得當時有讀過關於韓過的批判知識份子如何看待南北韓分裂的體制是與冷戰架構相關, 兩韓政府(特別是民主化以前的南韓?)如何是讓體制的共謀等等....... - 反而很多關於台灣當...  

评分

- 好幾年前舊老板跟我推薦過台灣社會季刊的一個"超克分斷體制"的專題, 當時讀得胡里胡塗的, 除了大概記得當時有讀過關於韓過的批判知識份子如何看待南北韓分裂的體制是與冷戰架構相關, 兩韓政府(特別是民主化以前的南韓?)如何是讓體制的共謀等等....... - 反而很多關於台灣當...  

评分

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 陳光興 [行人文化實驗室] 斷斷續續地用左三個月終於係今晚臨訓前K.O.左呢本書。作為一個唔係好熟穩學術語言,又不諳史料理論的讀者,呢本書最好的地方係不厭其煩,將好多人地take it for granted的ideas同事件都詳細地解釋闡述,就算唔wiki都好accessi...

评分

- 好幾年前舊老板跟我推薦過台灣社會季刊的一個"超克分斷體制"的專題, 當時讀得胡里胡塗的, 除了大概記得當時有讀過關於韓過的批判知識份子如何看待南北韓分裂的體制是與冷戰架構相關, 兩韓政府(特別是民主化以前的南韓?)如何是讓體制的共謀等等....... - 反而很多關於台灣當...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篇对官宣版面‘符号学式“的分析真的应和了最近南都的风波。而崛起的中国基本在每一个方面都占尽了新式殖民的特征。

评分

某國相比Postcolonialism更需要Pericolonialism studies

评分

沟口那里的方法论资源、论战色彩、思想逻辑在这里被完好甚至更优美而深刻地继承了下来。喜欢且敬佩。一月份在新竹交大的时候没见到光兴,和光兴的学生们聊了聊,一个做移民劳工研究的印尼小哥说他不太喜欢光兴,因为他的左。就着“新南向”的语境更沉重地咀嚼了一下“去帝国”的意味,相当苦涩。

评分

大概是我目前看过的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冷战造就的东亚格局最鞭辟入里的分析,台湾左翼学者还是很牛逼的,尤其是对自我情感结构的超越与反思乃至扬弃,这个过程必定是非常痛苦,也因而难能可贵,香港有这样的学者吗?

评分

表述清晰的方法论,兼具朴素的感情。顺着做下去会有生命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