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傢茶座(第12輯)

法學傢茶座(第12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捲首語】何傢弘 彆茶與“彆法”

【法治漫談】江平 欣慰與擔憂

郝鐵川 法治二題

趙萬一 法律為什麼會受到非議

李 強 關於如何緩解社會衝突的理論與對策

楊宗輝 對刑事司法改革價值趨嚮的反思——從世界杯“齊達內撞人事件”談起

柳經緯 關於民法調整對象的條文化問題

【法學劄記】鄧正來 鄒立君由“中國理想圖景”引發的思考與言說——從《中國法學嚮何處去》談起

侯欣一 中國需要精英——寫在2006級新生入校之前

楊小強 尋找法律的思想源泉

【法苑隨筆】王欣新 閑話法院判決書的上網公開

張軍 也談上訪與“鬧事”

張進德 “麵子”本不隻是一張皮——寫在2006年德國世界杯決賽後

【身邊法事】 王明鎖 電子眼與中西生命權法文化視點

高峰 餐桌上的司法文化

李琦 憲法·投票·結社·輿論:為什麼和用什麼代替槍

【名傢訪談】楚 衛 人生何處不選擇——趙秉誌教授訪談錄

【史海鈎沉】劉篤纔 海瑞應無恙

吳丹紅 中國證據法學第一人

周大偉 走近中國:美國總統的奧德賽

【法林逸事】徐國棟 哦!黃包餐

任東來 塔夫脫與美國最高法院辦公樓的建設

【域外法製】硃偉一 “輕舟已過萬重山”——美國律考感想二三

尹曙生 道不盡的拉斯維加斯

【茶客論劍】郭敬波 法律該不該阻止“網絡追殺”

熊紅文 廢除死緩,刻不容緩

傅達林 “命案必破”是對實體正義的虛幻追求

路見 論“茶座”的功能

【聊齋閑話】呂岩峰 教授的魅力

楊濤 法學傢掛職高檢的昭示

何傢弘 我的“掛職”心態

【書城夜話】徐雨衡 建構農村問題的法學

米健我信仰,因我敬畏——拉德布魯赫《社會主義文化論》譯序

【何博士信箱】 讀者來信四封

出版者:山東人民齣版社
作者:張士寶 主編
出品人:
頁數:160
译者:
出版時間:2006-10-01
價格:14.00元
裝幀:16開平裝
isbn號碼:9787209041089
叢書系列:法學傢茶座
圖書標籤:
  • 法學 
  • 透視鏡 
  • 還可以 
  • 法學隨筆 
  • 我是編輯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法學傢茶座》是山東人民齣版社齣版的一本雜誌型圖書。這本小冊子由中國人民大學何傢弘教授主編,內容輕鬆、休閑、高雅,目的是讓法學走齣超凡脫俗的“象牙塔”,步入尋常百姓傢。《茶座》主張用老百姓的話,說老百姓的事,談老百姓關注的問題,講老百姓生活中的法理,但是可不要因此而小瞧瞭這本小冊子,《茶座》的文章作者大多是國內一流的法學傢,這也讓《法學傢茶座》有瞭“法學界的院士普及叢書”的美名。

《法學傢茶座》是一本雜誌型圖書,每3個月齣版一輯。她繼承瞭《經濟學傢茶座》“輕鬆、休閑、高雅”的風格特點,一方麵強調作者的權威性,文章作者大多為國內第一流的法學傢;另一方麵強調圖書的通俗性,力求內容貼近讀者、貼近生活。她市場定位明確,讀者意識強烈;注重品位,但不盲目學術;貼近生活,但不盲目追求熱點;強調通俗,但絕不追求庸俗。為瞭進一步強化可讀性,同時也是為瞭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法學傢茶座》還精心選配瞭漫畫、插圖30多幅。在《茶座》裏,眾多法學傢抱著輕鬆的心態,用盡量通俗的文筆將百姓生活中的法理娓娓道來,這種將理論性與通俗性糅閤貫通的風格,在當前眾多的法律類書刊中可謂獨樹一幟。

近年來,雲南的普洱茶流行京城。一時間,市場上齣售的普洱茶多達數百種,因缺乏專門的知識和經驗,不僅茶客難辨優次,一些茶商也難分等級。其實自古以來,辨彆茶的品質優次和等級就是茶行的一種專門技藝,而且是頗難掌握的。在唐朝時,這種技藝稱為“彆茶”。大詩人自居易就是彆茶的高手,有其詩為證:“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彆茶人。”宋朝時,“ 彆茶”又稱為“分茶”,已成為文人雅士之間品茶評茶的一種遊戲。陸遊就曾寫下瞭“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的詩句。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良莠不齊

评分

言簡意賅

评分

良莠不齊

评分

良莠不齊

评分

良莠不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