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上冊
作者前言
第一編 第三世界的齣現 1400-1770年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商業資本主義和新大陸殖民主義的時代
第三章 第三世界在東歐的開端
第四章 第三世界在拉丁美洲的開端
第五章 非洲--一個外緣地區
第六章 中東--一個外緣地區
第七章 亞洲:一個外緣以外的區域
第二編 第三世界 一個全球性體係:1770-1870年
第八章 工業資本主義與漸趨衰落的殖民主義的時代
第九章 拉丁美洲的新殖民主義
第十章 非洲:從奴隸貿易到閤法貿易
第十一章 中東進入第三世界
第十二章 印度進入第三世界
第三編 第三世界 一個全球性的體係:1870-1914年
第十三章 壟斷資本主義和全球殖民主義的地代
第十四章 非洲進入第三世界
第十五章 中國進入第三世界
第十六章 俄國進入第三世界
第十七章 日本的例外情況
第十八章 第三世界反抗運動的早期階--1914年
下冊
第四編 第三世界為獨立而鬥爭:二十世紀
第十九章 防禦性壟斷資本主主義,革命與新殖民主義的時代
第二十章 第一次全球性革命浪潮,1914-1939:1917年俄國革命的開創
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全球性革命浪潮,1914-1939:革命在世界範圍內的錶現
第二十二章 第二次全球性革命浪潮,1939-1949年中國革命的發端
第二十三章 第二次全球性革命浪潮,1939--:全球性革命現象
第二十四章 共同的認識
參考書目
索引
简言之,所谓第三世界,既不是一组国家,也不是一组统计标准,而是一组关系——一种支配的宗主国中心与依附的外缘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这些地区在过去是殖民地,今天是新殖民地式的“独立”国。
評分托尔斯泰老先生曾经在《安娜卡列尼娜》里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斯氏用其全球化的视野,以及对第三世界抱有的深刻同情,在《全球分裂》中为我们讲述了不幸的第三世界如何被奴役控制、却又总是摆脱不了各自不幸的命运。 小时候,我们被告知帝...
評分简言之,所谓第三世界,既不是一组国家,也不是一组统计标准,而是一组关系——一种支配的宗主国中心与依附的外缘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这些地区在过去是殖民地,今天是新殖民地式的“独立”国。
評分托尔斯泰老先生曾经在《安娜卡列尼娜》里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斯氏用其全球化的视野,以及对第三世界抱有的深刻同情,在《全球分裂》中为我们讲述了不幸的第三世界如何被奴役控制、却又总是摆脱不了各自不幸的命运。 小时候,我们被告知帝...
評分本書應該成為研究發展中國傢的必讀書。
评分幾十年前的著作,在全球化遇挫的今天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评分作者在分析被他稱作是“經濟關係”的第三世界時,是從它的控製者——西方,和它本身兩方麵來的。作者分析西方時十分深刻而尖銳,分析第三世界則較為淺顯。這無可厚非,畢竟作者很難同時生活在兩個世界。
评分本書應該成為研究發展中國傢的必讀書。
评分依附論為基礎的第三世界曆史,優點缺點因為也很明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