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

爵士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lson,1931~)美国黑人女作家。生于俄亥俄州钢城洛里恩,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在白人家帮佣。1949 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华德大学,攻读英语和古典文学。大学毕业后,又入康奈尔大学专攻福克纳和沃尔夫的小说,并以此获硕士学泣。此后,她在德克萨斯南方大学和霍德华大学任教。1966年,她在纽约兰多姆出版社担任高级编辑,曾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自传和一些青年黑人作家的作品的出版竭尽全力。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记叙了美国黑人三百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70年代起,她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巴尔德学院讲授美国黑人文学,并为《纽约时报书评周报》撰写过3O篇高质量的书评文章,1987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莫里森可以说是一位学者型的小说家。

莫里森的主要成就在于她的长篇小说。自1970年起,她一共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获全国图书评论奖)、柏油孩子》(1981)、《宝贝儿》(1988,获普利策奖)、《爵士乐》(1992)。这些作品均以美国的黑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笔触细腻,人物、语言及故事情节生动逼真,想象力丰富。西方评论界普遍认为莫里森继承了拉尔夫·埃利森和詹姆斯·鲍德温的黑人文学传统,她不仅熟悉黑人民间传说、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而且也受益于西方古典文学的熏陶。在创作手法上,她那简洁明快的手笔具有海明威的风格,情节的神秘隐暗感又近似南方作家福克纳,当然还明显地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但莫里森更勇于探索和创新,摒弃以往白人惯用的那种描述黑人的语言。

1993年,由于她“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出版者: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美]托妮·莫里森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244
译者:潘岳
出版时间:2006-12
价格:2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232609
丛书系列:新经典文库:托妮·莫里森作品
图书标签:
  • 托妮·莫里森 
  • 小说 
  • 美国 
  • 爵士乐 
  • 外国文学 
  • 美国文学 
  • JAZZ 
  • 莫里森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为了逃避贫穷和暴力,黑人乔与妻子维奥莉特从南方乡下来到大都会谋生。二十年后,两人的爱情和梦想都已在都会中迷失。苦闷的乔爱上了十八岁的女孩多卡斯。同样有着不幸童年经历的两人,在彼此身上找到了慰籍和满足。当发现多卡斯跟其他男孩交往时,乔开枪打死了她……维奥莱特出现在葬礼上,企图痛打棺材里的多卡斯,被人赶出。乔整日消沉,维奥莱特为了挽回丈夫的心,试着去打听多卡斯的一切,但无济于事。在绝望的孤寂中,维奥莱特回忆当年与乔的相识、自己家族的历史;乔也在回忆自己的从前,回忆自己的母亲——一个精神错乱的野女人,回忆他一生的七次改变……全书漾溢爵士的基调和酸楚的乐观……

《爵士乐》是托妮·莫里森目前为止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标志着她的作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的里程碑。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心路历程、南北战争以来半个世纪美国黑人的历史变迁,均通过一个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得以展现。作品引入爵士音乐技法,叙述手法多变,时空跳跃转换,情节迂回交错,代表了莫里森的独特创作风格。

《爵士乐》是托妮·莫里森继《宠儿》之后,再一次将笔触伸向历史背景之中的美国黑人精神内核的爱情故事,《世界》杂志赞誉这部小说为:“吟唱布鲁斯的莎士比亚!”小说借鉴爵士乐即兴演奏式的方式叙述,推动故事的进展,令读者犹如置身于上个世纪20年代纽约哈莱姆爵士乐师即兴演奏的旋律之中。这部后现代主义的杰作,已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谈起音乐,无论中外我都是个门外汉,提起对文学的了解,我这点墨汁也写不出什么让人惊诧的文章.最多,也就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决定爱听和爱看。说来也是很值得回味,好象是在2003年,准确的日期以记不清了,读了本美国黑人作家:亚格利斯.哈里的《根》,从此开始喜欢上了文学作品,...  

评分

爵士乐 当我读完托妮•莫里森的《爵士乐》之后,我知道我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得却几乎像完全没有完成一样。这本书我是断断续续得读完,这是非常值得自我质疑的事情。这本书如何能够使用断断续续地阅读方式?托妮•莫里森说对于此书叙事的结构就是意义本身,这个结...  

评分

与其说是书评,毋宁说是简短的读书笔记,在把书还回图书馆之前,我想再读一遍。 初次看见这本书,应该是上一次在图书馆借《沉默的羔羊》和《新欢》的时候,我被那白色封面上的一只红色高跟鞋吸引,还有这个名字“爵士乐”,刚巧最近偶尔会听听爵士。于是,便在还那两本书的时...  

评分

爵士乐 当我读完托妮•莫里森的《爵士乐》之后,我知道我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得却几乎像完全没有完成一样。这本书我是断断续续得读完,这是非常值得自我质疑的事情。这本书如何能够使用断断续续地阅读方式?托妮•莫里森说对于此书叙事的结构就是意义本身,这个结...  

评分

我希望不会有很多凌空飞来的臭鸡蛋,因为我很不负责任地在没看完此书——准确说是看到第96页的时候,就准备“结束”它了,并且还很厚脸皮地来写关于观此书的感受 也许是没耐心,也许有更值得和有缘的书,也许就像人生有太多选择可做,反过来就是说不可能所有的都要都...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得我晕头转向,可能是理解能力不够+读得太快了+历史知识不够。

评分

人性的光芒

评分

意象的运用不仅在单个句子与段落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在小说整体篇章结构上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页标志着前一章的结束与后一章的开始。往往前后章节在情节上没有必然的延续关系,在时空上处于不同的层面,但前一章的结束句与后一章的起始句在字词语句上有明显的重复与承接。内容不同,却形式和谐的问答,构成一种散漫自由而又圆润的连接过渡方式,自由轻松地由一个叙述时空滑入另一截然不同的叙述时空。人物的组合,意象的时代,转换及相互承接,在纷乱的情节,快速的叙述节奏中,构成一种内在的呼应,存在既加强了小说的整体感,丰富了局部句子与段落的内涵,在不和谐中创造出和谐。使整体结构及局部句法结构上更形似音乐神似音乐,唤起人们对爵士乐的联想。

评分

这书真的不好读,故事太跳了,如果是电影的话,应该是那种场景快速切换,旁白不断换人那种,人物出场的年纪忽大忽小,主线的故事最后居然是个happyending……去爱吧,人生这么短暂。可是去爱就会伴随着恨啊。剥离开来都是不切实际的。

评分

大体还是恩惠的叙事模式,走马灯似的轮转投射到每一个人物,即兴生发的人物们越跑越远再被巧合的命运轮盘收回,第一人称的滥用便于转场和直抒胸臆。和往常一样,不管前面是怎么辛酸的故事,莫里森还是喜欢选择一个新希望的明亮结尾。莫里森实在不是能给人惊喜的作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