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之谜

古墓之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284
译者:罗丁
出版时间:2006-11
价格:1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59034
丛书系列: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
图书标签:
  • 阿加莎·克里斯蒂
  • 推理
  • 英国
  • 小说
  • 侦探推理
  • 侦探小说
  • 推理小说
  • 侦探
  • 悬疑
  • 探险
  • 古墓
  • 历史谜团
  • 盗墓
  • 神秘遗迹
  • 考古
  • 惊悚
  • 解谜
  • 奇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艾米·莱瑟兰明显地感觉到一种罪恶正在哈沙尼的古墓挖掘场酝酿,这种罪恶与著名的考古学家雷德纳博士的妻子,“美丽的路易丝”的到来有关。

预计几天后赫尔克里·波洛就会顺便拜访这个挖掘场。但是,随着路易丝遭受恐怖幻觉的折磨愈加强烈,整个考研队的气氛变得愈加紧张,几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波洛的到来也许太迟了……

作者简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格,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5年,英格丽·褒曼凭借根据阿加莎同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的影片获得了第三座奥斯卡奖杯。阿加莎数以亿计的仰慕者中不乏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总统戴高乐。

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

目录信息

贾尔斯·瑞理医学博士序第一章 楔子第二章 引荐艾米·莱瑟兰第三章 传言第四章 抵达哈沙尼第五章 雅瑞米亚遗址第六章 第一晚第七章 窗子外的男人第八章 夜半惊魂第九章 雷德纳太太的故事第十章 星期六下午第十一章 怪事第十二章 “我不相信”第十三章 波洛大驾光临第十四章 是自己人? 第十五章 波洛的建议第十六章 嫌疑人等第十七章 盥洗台旁的血迹第十八章 瑞理医生请喝茶第十九章 新的嫌疑第二十章 一一造访第二十一章 个别突击第二十二章 一个新发现第二十三章 我去通灵第二十四章 谋杀会成为一种习惯第二十五章 自杀?谋杀?第二十六章 下一个就轮到我! 第二十七章 旅程开始第二十八章 旅程抵达终点第二十九章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成功的密室杀人推理小说。地点设置在西亚的伊拉克古城的考古现场。依旧是阿婆熟悉的套路,一个相对小的区域,一群相对固定的关系人,凶手就在其中。其中雷德纳太太二十年前的秘密情史很吸引人,而身边的丈夫居然就是二十年前自己出卖、以为早已身亡的丈夫,这个梗设置的很精巧...  

评分

这本古墓并不出众,应该属于中等甚至还略有偏下得位置。不过如果之前你有读过那本她的旅行游记《叙利亚之恋》,就可以从一些小细节中得到乐趣。 你会发现阿加纱是如何,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到小说中的,并且,应该有瞒大的可能,在她《叙利亚之恋》中所提到,在旅途中所写的小...  

评分

成功的密室杀人推理小说。地点设置在西亚的伊拉克古城的考古现场。依旧是阿婆熟悉的套路,一个相对小的区域,一群相对固定的关系人,凶手就在其中。其中雷德纳太太二十年前的秘密情史很吸引人,而身边的丈夫居然就是二十年前自己出卖、以为早已身亡的丈夫,这个梗设置的很精巧...  

评分

觉得阿加莎 克里斯蒂 的侦探小说 不仅是推理小说 还是心理类书籍 侦探人的心理 推理着也在向读者描述着  

评分

这几天在出差路上看《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看了没几章,果然出现了典型的阿婆式或者叫做英国式的对话: “(你跟他们要热水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喊,如果用普通英国声调说话的话,阿拉伯人是听不懂的!” 这样的对话内容,放到当代西方“政治正确”的氛围里,一定会被说成“种...  

用户评价

评分

又一本結局前猜出兇手的小說

评分

已豆列。

评分

广义密室,超越时空的谋杀——看了就明白我的意思。

评分

先看后记再通读全书也别有一番风味~~~

评分

Bismillahi ar rahman ar lahim 爱上第一次,就会爱上第二次。 有多深的爱,(到了极致)就会有多深的恨。 很喜欢这本,并不是因为凶手多好猜,而是爱这种叙述角度以及很超然的视角。尤其最后两章的叙述手法。站高一些去看,能看懂很多。 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只是生命的过客。匆匆地来,匆匆地走。今天初次见面,也是最后一面。而最终留下的,只有爱到极致的恨,也许荣耀也许毁灭了,这一切。 #2019085 via纸质读本(fr jc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