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原姓米勒,全名为阿加莎·玛丽·克那丽莎·米勒。她生于英格兰的德文郡托尔奎市,她父亲是个英籍美国人,母亲是英国人。在她11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她获得的文化素养完全来源于母亲的教育。她母亲是个思想开放的女性,很喜欢文学,她把女儿留在身边,常常给她谈世界文学名著,并帮助女儿汲取文学的营养。据阿加莎·克里斯蒂后来回忆:“我最初读的是狄更斯的小说,是狄更斯哺育我长大的,狄更斯对我喜爱上写作起了很大的作用。《艰难时世》是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书,我还喜欢奥斯汀的作品,最不喜欢的作家是萨克雷。”在当时的英国,女孩子很少有机会上学校,阿加莎·克里斯蒂文学素养的提高正是得益于读书。
马普尔小姐系列读起来有一种波澜不惊的感觉。虽不像波洛探长那么有吸引力,但就是那种静如湖面的推理,让情节一点点被推动,让犯罪动机像洋葱一般被慢慢剥离。 这本书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似乎一开始抛出的猜测都是错的,直到最后才验证了凶手果然是自己的第六感。但是偷梁换柱...
评分這是我第一次讀克里斯蒂的偵探小說,讀到一半的時候都沒有看到波洛出場。後來才知道,作者筆下不止有那個小個子比利時人,馬普爾小姐也是一名相當厲害的偵探。雖然是業餘偵探,但老小姐推理手法嫻熟,完全憑經驗取勝,風格另類。
评分這是我第一次讀克里斯蒂的偵探小說,讀到一半的時候都沒有看到波洛出場。後來才知道,作者筆下不止有那個小個子比利時人,馬普爾小姐也是一名相當厲害的偵探。雖然是業餘偵探,但老小姐推理手法嫻熟,完全憑經驗取勝,風格另類。
评分我喜欢马普尔小姐的原因就在于,波洛破案时靠的是案子本身,而马普尔小姐总是把眼前的案子同风马牛不相及的其他事情联系起来,从而导出她的人性论,而我偏偏就喜欢这套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的论调。 在这个故事里,人性的发挥倒是淋漓尽致的。一切案件里,动机都是第一位的,所以...
评分The Body in the Library
评分09.10.21 读毕;克里斯蒂经典作品之一,应该即是《藏书室中的女尸》一书
评分风格独树一帜的侦探小说 女性视角
评分找的老版,封面设计很有时代特点。马普尔小姐是个和蔼的老小姐,却深谙人性的阴暗。
评分风格独树一帜的侦探小说 女性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