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多尔夫・洛克尔(Rudolf Rocker,1873-1958),作家,演说家,工团主义运动的领导和精神领袖。本书是根据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某集中营里的几篇讲演稿而写成。
小时候有两本书一直很热切,却并未拥有的, 一是《等待戈多》,另一就是这本《六人》。 关于寻找的故事,一直没有停止。 他们这样在路上行走,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们感觉到使命的存在。 这本书,关于行走的方式,却不关结局,一切未知的,仍然在等待着。 这本书,从买回后便呆在...
评分很奇怪,我和这本书遭遇了三次,三次都是完全不同的地点,完全不同的时间,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版本,感动是一样的… 第一次,我还很小,在一个旧书摊上看到,应该是最古老的版本,定价是很便宜的,可是书商的要价很高,那时的我自然是馕中羞涩,只好遗憾… 第二次大约是我的大学时...
评分写这六个人物的书都很深奥啊,所以刚开始以为这本书难道是集六本书之大成?后来发现根本不可能……这本书只是借助了这六个广为人知的人物,讲述的道理却并没想象中那么难理解。这六个人分别代表一种极端,分为三组,两两对立,分别是理性-感性,思考-行动,个人-社会,主要就是...
评分读书笔记163:六人 斯芬克斯的形象最早来自于埃及神话,有三种形态,狮身人面,狮身羊面和狮身鹰面,多为雄性。到了希腊神话,变成了雌性,喜欢出谜语考别人。 在这本书里,有六条道路通向斯芬克斯,六个人将回答它的问题。作者选取了六个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分别代表某一种特质...
评分很差的一本书,枯黄,破烂,书页上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圆珠笔迹,巴金自己也说译得失败,英译者说这本是一首管风琴奏的安魂曲,到了我手上却成了睡前的药,以为巴金是以说真话著称的,以为作者本身是一个智慧的崇信者,以为这本书看了一遍就可以卖掉,可是,十年了。。。
戴爷在讲柯静采夫的《哈姆雷特》时提到这本书,说《六人》在他们那个年代很流行。概述了6本小说6个人物,两两为一组:浮士德 唐璜;哈姆雷特 堂吉诃德 (这俩柯静采夫都拍过);梅达尔都斯 阿夫特尔丁根。对照起来看很有趣。(我看的这个版本是巴金老先生译的,封面写着“试译”,以为是那个年代的用法,看了后记,是老先生觉得自己没有翻译该书的能力,实在是谦虚谨慎
评分今天又看见书摘 很悲观
评分今天又看见书摘 很悲观
评分太美了 文学形象的幻想与化用 好美 只有每种悲伤 狂妄 愤怒 痛苦都熔化涅槃 才能破解斯芬克斯之谜。
评分(1989)一本时常都可以翻看的关于生命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