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焦慮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阿蘭·德波頓 心理學 哲學 身份的焦慮 心理 英國 隨筆 外國文學
發表於2025-04-29
身份的焦慮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命題作文。把彆人的東西拿來自己復述一遍,重新整閤彆人的想法,幾句話就能解釋非要湊字數。這類書隻會越齣越多。好不好隻能純主觀,隻取決於看這書的人是否是通過這本書第一次來瞭解哲學。有很多哲學的錶達方式,這是其中一種,比較快餐的方式。
評分阿蘭德波頓的作品裏我最喜歡的一本,如果沒記錯,這應該是第四次重讀。第一次讀的時候自以為讀懂瞭,但其實根本不知所雲,現在我老瞭一點,體悟深瞭些。“‘偶然性事件按照它難以捕捉的意願決定著我們的身份和名譽:我經常看見機遇走在美德前麵,而且占有絕對優勢。’對我們的成功和失敗如果進行冷靜的分析和評價,我們就會發現有些事情根本沒有必要為之驕傲,同時也有一些事情我們沒有必要為之尷尬,因為在我們身上發生的好多事情並非我們自己所為。這種事情所占比例甚大,不由得引起我們的深思。“
評分其實說來說去還是嚴耕望老爺爺的那句話:工作隨時努力,生活隨遇而安
評分自尊=實際的成就 / 對自己的期待。我們對自己的期待往上高一級,遭遇羞辱和焦慮的可能性也因此增加一分。所以沒有人會比那些風光不再的影星、風頭不在的政客,以及被勵誌書籍煽動的充滿成功熱望的現代人更痛苦瞭。
評分我們經常處於一種自虐過程當中,在沒有搞清他人觀點是否值得關注之前就去尋求他人的贊賞;但隻要我們對某些人的思想稍加研究,就會發現他們根本不值得我們尊敬,然而我們往往在弄清楚這一切之前就竭力想得到他們的愛戴。我們應該停止這一自虐過程。“一旦我們充分瞭解瞭他人思想的膚淺和空洞的本質、他人觀點的狹隘性、他人感情的瑣碎無聊、他人想法的荒謬乖張,以及他人錯誤的防不勝防,我們就會逐漸對他人大腦中進行的一切活動變得漠不關心。……然後我們就會明白任何一個過度重視他人觀點的人給瞭他人過高的尊嚴,”哲學遁世主義的代錶人物,阿瑟·叔本華如此說道。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訴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在他人眼裏,我是怎樣一個人?我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每個人的內心,潛藏著對自身份的一種難言的“焦慮”。可有誰曾真正的審視過這種身份的焦慮呢?睿智的德波頓做到瞭,他首次引領我們直麵這一人心深處的焦慮“情緒”。德波頓援引藝術傢、思想傢及作傢的觀點與作品,抽絲剝繭地剖析身份 焦點的根源,並從哲學、藝術、政治、宗教等各個角度探索舒緩和釋放這種焦慮的途徑。
這本書並非一本充滿學術語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語言,為現代人解讀瞭“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們為什麼會為“身份”而焦慮。“身份”這個詞在這本書中更多的還是指一種社會地位,一種當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祿。為什麼我們渴望得到彆人的認同?是什麼讓我們變得“勢利”,對於金錢和時尚的欲望之壑為何總也填不滿?我們到底怎樣纔能剋服這種身份的焦慮呢?在閱讀這些文本的時候,一方麵,你會驚嘆於德波頓廣博的知識,那信手拈來的典故和風趣的點評,為你從多個視角展現瞭人類的“身份”觀念;另一方麵,你會漸漸審視自我,發現許多已經在你腦海裏根深蒂固的東西,開始動搖和解體。
译文的德波顿系列一直打的是才子牌。拿之于普鲁斯特、蒙田、王尔德相比,广告词更不忘捎带上张爱玲的佳句。我也一直深信不疑,沉浸在第一次他拿概率来解释与前女友相遇之不易所带来的shake里,直到最近入手的两本新作《身份的焦虑》和《幸福的建筑》。 身份一词,对于我而言颇...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焦虑起因: 1)可就身份; 2)势力倾向; 3)过度渴望; 4)精英崇拜; 5)制约因素; 实质是对爱的渴望。 解决方法: 1)哲学(理性循世); 2)艺术(绘画尊重); 3)政治(身份理想); 4)宗教(众生皆苦...
身份的焦慮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