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沫(1914-1995)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杨成业,又名杨君默、杨默。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1934年开始写作,1958年出版著名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引起广泛重视。1979年出版长篇小说《东方欲晓》。

出版者: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杨沫
出品人:
页数:631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1
价格:3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15310930
丛书系列:红色经典文库
图书标签:
  • 小说 
  • 爱情 
  • 文学 
  • 革命 
  • 理想 
  • 中国 
  • 经典 
  • 杨沫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青春之歌》由著名画家侯一民插图,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书名,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学生运动及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它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如何自觉地承担起决定民族命运的“历史责任”,组织民众,不避个人受难和牺牲进行斗争的英雄历史。

故事发生的时间,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之间。18岁的林道静为抗拒养母的包办婚姻,逃离封建家庭;在北戴河屡遭挫折对前景绝望的时刻,她得到北大学生余永泽的救助。余永泽的爱情感动了林道静,使从小孤苦无依的林道静暂时享受到了家庭生活的温暖。抗日烽火和学生运动风起云涌,感召并激发起林道静的爱国热情。她接受共产党人卢嘉川的启蒙,开始接触革命思想,与余永泽在信仰和政治道路上出现分歧。自私、平庸的余永泽一再阻拦林道静参加革命活动,并直接导致卢嘉川被捕牺牲。在惨痛的事实面前,林道静与余永泽决裂,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她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在江华、林红等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最近在灾区工作的时候偶然看见了同事的书包里有一本《青春之歌》于是拿《非常爱非常痛》与她交换着看 看完这本书要等到离开四川出发到上海离开上海回到西安的寝室里才爱不释手的迅速看完了去 看完的那个晚上,在东北饺子馆与友人吃半斤饺子,开始谈论这次去四川作志愿者的感受...  

评分

40多万字的大部头,如果情节和语言上不对胃口,看起来真是一段不甚美好的体验。前半部分看得是生气着急,后半部分是冷笑不屑。非常不喜欢人物时不时地眼里就流涌着泪水,感性地让人厌烦。想起结尾“一二一六”运动中打击学生运动的军警对年老的教授敬礼,表示自己也是中国人这...  

评分

看完大概花了3天左右,现当代布置的阅读任务。初看很不适应,特别又是最近在看四大名著和《世说新语》,突然从阅读难度较大的书跳到这个书上……仿佛感觉自己在阅读劣质网络小说一般……故事情节,人物塑造都没有太出彩之处。 其实文中爱情写得很少,虽表面上以三段爱情串起全...

评分

以前觉得几十年前人们的壮志激情很可笑。但《青春之歌》如此生动地描绘出那个过去社会的图景,让我觉得前辈们身上的激情不再那么难以理解,它不是盲目的、没来由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在摆脱时代命运的挣扎中一步一步得来的。 但现在的我们呢?常常无精打采,来不来就...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披着革命外衣的才子佳人小说。语言十分肉麻。

评分

能了解一下过去人们的生活,感觉真的是热血沸腾的年代,为了理想不断前进,舍小家顾大局,佩服佩服。

评分

我们所被感动的不是卢嘉川这个人物,也不是文学文本,而是被一种概念和抽象精神所感动,这来自于乌托邦式的小说想象,来自于在没有传奇性的日常生活中对乌托邦的向往。

评分

终于把这个投身革命,九死无悔的故事看完。那个时候的青年,面对民族危亡的抗争。用伟大的志向,坚韧的心去辉煌自己的人生。 里头的卢嘉川、林红、江华,甚至余永泽、王晓燕,都是刻画生动。 有时候会想:人的心理要有多强大,才会“虽九死其又未悔”?在看《风起长林》的时候,我一直思索这个问题。 时间很奇妙,容纳下千万生命的活法:有蝼蚁尚且偷生,有志士的日月换新天。 里头让人有点心痛的,是对胡适之的批判,也许有不抵抗主义的文人诟病,但想到六十年代,这些人就是板上钉钉的痛苦生涯。在局外会有侧恻隐。我喜欢历史文g带来的激荡变幻。 其实林道静也只是找了个同为革命志士的伴侣。

评分

不免还是看得人热血沸腾。对于从没亲身经历过,甚至对那段历史也鲜有耳闻的我们这一代——特别是当“五四运动”更多的出现在热搜和历史考卷;“一二·九”成为学校老师争取合唱成绩的比赛时,读一读这本书也是有必要的。老实说杨沫老师的写作技巧真是让我多次想半途而废,形容正面人物就是“健壮”、“精壮”,形容反面就是“平庸”、“自私”。人物形象也过于符号化,在书中承担的功能性作用太强了。但是好在这种情况在后半本有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当卢嘉川牺牲、林红、江华悉数登场后,我也是发自内心地被当时人们的信仰所感动了。角色塑造最好的是卢嘉川和林红,怕是他们也代表了最伟大的牺牲奉献吧。话说回来,当时的党员是真的有信仰,肯做事啊。反观现在的诸位入党积极分子们不汗颜吗?以后想入党先把《青春之歌》读一遍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