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

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林忠军 著
出品人:
页数:433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2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6700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易学
  • 自然科学史
  • 易传
  • 哲学易经林忠军
  • 周易
  • 易学
  • 周易
  • 中国哲学
  • 传统文化
  • 文化研究
  • 哲学史
  • 现代阐释
  • 学术著作
  • 思想史
  • 经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易学发端于《周易》经传。《周易》本为卜筮之书,孔子及其弟子将卜筮的《周易》纳入儒家学术视野,通过对《周易》卦爻符号及与卦爻符号相关的文辞的解读与诠释,确立了易学研究的方法、路向与目标,真正意义的易学开始形成。当《周易》经传在汉代合为《易经》被尊奉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之后,易学研究由经扩大到传,《周易》经传共同构成易学研究对象。易学史上虽然有门派之争、方法之辨、观点之别,但归根结底,皆本于《周易》经传。汉代易学家重象数、兼训诂,晋唐易学家好清谈、偏义理,宋代易学家精于儒理、兴河洛,清代以恢复汉《易》为指向,以考据辨伪为方法,关注易辞解释,皆以《周易》经传为“依据”。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易学正是在对《周易》经典的理解解释、再理解再解释中不断纠正“偏见”而实现的。

作者为当代易学研究名家,几十年来正是沿着易学发展轨迹来解读和研究易学,先从《周易》原典开始,先经后传,再易学史。本书是从其三十年易学研究的几十篇论文中选取27篇汇聚而成,分为出土易学文献蠡测、易学史管窥、易学方法论略、易学哲学解读等四个部分。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出土易学文献蠡测
试论易学象数起源与《周易》文本形成
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
从战国楚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
从战国楚简《周易.艮》谈《周易》脱卦名问题
论上博简《凡物流形》“豸”字的内涵及哲学意义
易学史管窥
论象数易学演变、特征及其意义
孔子与《易传》
孔子儒学视域中的筮占观
焦延寿易学杂说
读荀、虞《易》之管见
论汉魏易学之嬗变
李鼎祚《周易集解》与两汉象数易学
周敦颐《太极图》易学发微
来知德易象说及其意义
毛奇龄“推移”说与清代汉易复兴
易学方法论略
试论汉儒以象解《易》方法
论以史治《易》方法
论郑玄以《礼》注《易》方法
论黄宗炎易学思想、方法及其意义
易学哲学解释
从诠释学审视中国古代易学
从帛书《易传》看孔子易学解释及其转向
中国早期解释学:《易传》解释学的三个转向
论《易传》的解释学:交感与会通
——兼论《易传》解释学与西方解释学之异同
《易传》符号解释视域下的儒道互补会通
《易纬》宇宙观与汉代儒道合流趋向
试析郑玄易学天道观
汉代易学的解构与重建
——论牟宗三对郑玄易学的哲学解释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林忠军《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笔记7条: 林教授: 我的一点体会。请指正。 李守力 2013年5月30日 第一条: 题名:从战国楚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 页码:44 (3)战国楚简使用了意思完全不同的字,如比卦楚简作“备筮”,今本和帛本作“原筮”。 李守力按: ...

评分

读林忠军《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笔记7条: 林教授: 我的一点体会。请指正。 李守力 2013年5月30日 第一条: 题名:从战国楚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 页码:44 (3)战国楚简使用了意思完全不同的字,如比卦楚简作“备筮”,今本和帛本作“原筮”。 李守力按: ...

评分

读林忠军《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笔记7条: 林教授: 我的一点体会。请指正。 李守力 2013年5月30日 第一条: 题名:从战国楚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 页码:44 (3)战国楚简使用了意思完全不同的字,如比卦楚简作“备筮”,今本和帛本作“原筮”。 李守力按: ...

评分

读林忠军《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笔记7条: 林教授: 我的一点体会。请指正。 李守力 2013年5月30日 第一条: 题名:从战国楚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 页码:44 (3)战国楚简使用了意思完全不同的字,如比卦楚简作“备筮”,今本和帛本作“原筮”。 李守力按: ...

评分

读林忠军《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笔记7条: 林教授: 我的一点体会。请指正。 李守力 2013年5月30日 第一条: 题名:从战国楚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 页码:44 (3)战国楚简使用了意思完全不同的字,如比卦楚简作“备筮”,今本和帛本作“原筮”。 李守力按: ...

用户评价

评分

其他的就不说了。只是《论象数易学演变、特征及其意义》这篇可以详细看看,最后的四个象数研究意义探讨,对今后易的经学的建议都很有很好的推导方向

评分

《易传》象数思想中象与数何者为先?作者选数。但是很难回应“筮短龟长”之说。其实从蓍草成为占卜主流,再到儒家易学,易学思想的变化还是几经波折的,不能单单靠蓍草占卜成为主流,就论证《易传》象数思想是数为先。//最后一部分用《易》来讲诠释学,甚合我意,作者应该把这部分扩大一些,直接出本专著。中国解释学喊了好多年,大家尝试了很多路子,但我认为从《易》这里讲,有可能讲得出中国诠释学来,毕竟《易传》里面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命题了。

评分

其他的就不说了。只是《论象数易学演变、特征及其意义》这篇可以详细看看,最后的四个象数研究意义探讨,对今后易的经学的建议都很有很好的推导方向

评分

其他的就不说了。只是《论象数易学演变、特征及其意义》这篇可以详细看看,最后的四个象数研究意义探讨,对今后易的经学的建议都很有很好的推导方向

评分

林师易学论文精华,读之可见林师治学之理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