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1904-1986),原名蔣偉,字冰之,中國當代著名作傢、社會活動傢。1927 年發錶處女作《夢珂》,1928 年完成的代錶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引起文壇的關注和爭議。之後創作瞭《奔》《我在霞村的時候》《在醫院中》等大量文學作品。
1948 年寫成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被譯成多種文字,並榮獲1951 年斯大林文藝奬。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文藝報》主編、中央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處處長、中國作協黨組書記等職。
本書選入丁玲的《夢珂》《莎菲女士的日記》《阿毛姑娘》《一九三○年春上海》《我在霞村的時候》五篇小說,這些作品標誌瞭一個新的時代的女性的崛起,同時也奠定瞭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丁玲的作品一方麵繼承瞭五四時期冰心、廬隱、馮沅君等第一代女作傢創作的精神內涵——對封建專製的抗爭和叛逆,另一方麵塑造齣五四之後小資産階級叛逆、苦悶、追求自由的知識女性的典型。她們身上既有濃重的空虛、苦悶、絕望的感傷主義色彩,又深深地烙上瞭時代和社會的印記。
《莎菲女士的日记》作为丁玲早期文学创作中最具个人特色也较为成熟的代表作品,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莎菲的形象也从一个五四“个性主义”退潮时期的新式女性知识分子到“欲望”的女性,到“身体写作”再到“modern girl”。 我们一般将丁玲的创作分为早...
評分现代高校的人文教育领域,有人提倡一种“原典教育”,即是说回归阅读经典作品的内容本身,而不是过多注重研究和理论阐释。修习两年多汉语言文学与历史的双学位,感触尤深。 对于丁玲及其作品,先前接触过的数次交集都不过是一种笼统的印象,高中老师的讲解、别人文集中的偶尔涉...
評分 評分丁玲,从小接受新式教育的五四时代女性代表。五四热潮时期,她凭着一股叛逆精神,投入对封建礼教的作战,去追求女性权利和个性自由。当热情逐渐冷却,青年们徘徊在迷雾萦绕的路口不知路在何方时,她也迷茫了。几千年的枷锁倏地去除,比起欣喜更多的是不知所措。推翻封建之后自...
評分寫得最好的確實還是莎菲女士的日記,從1927年到1940年,選瞭五篇,前三篇夢柯、莎菲女士的日記和阿毛姑娘都是一個類型,對女性心理和情緒的剖析,說她矯情也確實有點,但其實細看也能看到些丁玲日後逐漸左傾的影子,這三篇的女主其實是剛剛覺醒自我意識又迷茫著找不到方嚮,於是把人生價值寄托到瞭愛情上,其實說愛情也不恰當,應該是男女關係上吧。最後那篇我在霞村的時候,貞貞這個角色就是找到瞭自我實現途徑,不再囿於女性細膩的小情緒的形象。這樣的順序看下來確實很有意思,還有就是丁玲的文筆其實也蠻不錯的。
评分當當
评分描寫很細膩,就是故事基本都不能吸引我,甚至有些矯情
评分若泉說得很對,一些感傷主義、個人主義,沒有齣路的牢騷和悲哀!……他們的齣路在哪裏?(思想左轉真是觀感微妙
评分3h25m《夢珂》:女作傢寫男性總是一種對男性看的很透的樣子… 《莎菲…》:哪是“性苦悶”,是女性以特有的敏感對感情的審視 《阿毛姑娘》:作傢前輩們也是寫過命運與嫉妒的,心裏生齣一種無力感。我把這篇給勺子說瞭,因為我倆都嫉羨一個去瞭異國的朋友 寫作傢創作的句子很妙 電影拍壞瞭丁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