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第一部 東西哲學的交匯與“實學”思想的意義
第一章 《天主實義》:基督教與儒傢的第一次對話
一 對儒傢文化的適應與《天主實義》的意義
二《天主實義》
三 理解《天主實義》論證的前提知識——阿奎納的哲學思想與儒傢倫理的融閤發展
四 應該如何看待《天主實義》
第二章 《天主實義》的哲學衝擊——擁抱原始儒學與徹底否定性理學的形而上學構造
一 《天主實義》的哲學含義
二 東西方形而上學基本前提差異帶來的問題
三 基督教與儒傢對話的新視野
第三章 東西文化的交流與“實學”的現代意義
一 何謂“實學”
二 利瑪竇所帶來的西學衝擊
三 洪大容與丁若鏞實學思想的核心要點
四 對洪大容與丁若鏞實學思想的評價
五 21世紀實學的現代意義
第四章 洪大容的相對主義思維和變革的邏輯——以與《莊子》的相對(相關)主義問題意識比較為中心
一 湛軒對“虛”的剋服和對實學的嚮往
二 湛軒的無限宇宙的中心相對說
三 湛軒的相對主義“人物均”論
四 莊子的相對(相關)主義認識論和變化的哲學
五 湛軒的變化的哲學和主體變革的邏輯
六 湛軒的“實學”精神和主體意識
第五章 論茶山哲學與《天主實義》之間哲學範式的類似性
一 茶山思想和《天主實義》之間的連貫性
二 《天主實義》的“反性理學”範式
三 從性理學到茶山哲學的範式轉換
四 茶山性理學理氣論的解體與對道德實踐的強調
五 結論
第二部 東西哲學融閤的可能性與哲學思維方式的差異
第一章 麥金太爾的曆史主義觀點同儒學展開對話的可能性
一 東西方哲學之間展開閤理對話的可能性
二 麥金太爾的曆史主義觀點及其對傳統的解釋
三 “現代”社會的問題(啓濛主義萌芽的失敗)與亞裏士多德主義範疇的傳統
四 尋求亞裏士多德主義與儒傢之間的“閤理性”對話
五 韓國哲學的主體性問題
第二章 有機體的自然觀和東西方哲學融閤的可能性
一 有機體自然觀的開始和結局
二 科學主義的膨脹和近代理性的悲劇
三 東方的生命自然觀和“天理”的道德形而上學
四 逃齣睏境:東西方哲學有融閤的可能嗎?
第三章 略論在全球化時代裏“文化認同”的危機與“儒傢倫理觀”的意義
一 在全球化時代裏“文化認同”的。危機與挑戰
二 亞洲價值觀與儒傢式資本主義的爭論及其虛與實
三 近代科學主義的膨脹以及工具理性所招來的悲劇
四 對工具理性的批判及其與儒傢之“美德”倫理的遭遇
五 對儒傢式的“有機體論”的道德形而上學的重新評價
六 結論:儒傢倫理觀在全球化時代能否成為有意義的對策?
第四章 東方的“相關性思維模式”和對有機體生命的理解
——以莊子和中醫的有機體生命原理為中心
一 問題的提齣
二 莊子的“超人類中心主義”和有機體的生命哲學
三 對中醫學“陰陽五行的相關性思維”和有機體生命的理解
四 相關性思維的隱含意義:莊子超越有為的無為的標準和自由精神
五 結語:21世紀高科技時代東方的“相關性思維”和有機體生命觀之意義
第五章 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以利瑪竇與明末儒士之間的對話為依據
一 局部的生活環境範圍和不同思維方式的産生
二 語言的差異和思維的差異——西方的形式邏輯和東方的相關性思維方式
三 事物存在原因的相異性——亞裏士多德的外在動力因與硃熹的“理”(內在的存在原理)
四 東西方道德修養的共同根據——良知、良能和道心
補論 儒傢式現代化問題
第一章 與西方式不同的儒傢式現代化是否可能?
一 導論:多元文化應該發揚
二 現代新儒傢對“現代化”的理解
三 宋明儒學作為“儒傢式現代化”的精神根源
四 要討論儒傢對道德自律性的強調和“儒傢式現代化”之間的相關性
五 結論:“儒傢式現代化”能否代替“西歐式現代化”?
第二章 東亞文化認同的過去與未來
一 緒論:“中華”主義的沒落與“東亞”意識形態
二 “儒傢式社會”構成體的中心部與邊緣部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