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杨文杰
出品人:
页数:170
译者:
出版时间:1970-1
价格:24.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1091120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森林是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西北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森林培育是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森林问题的根本是森林培育问题,而森林培育的动力和源泉是森林培育主体的积极性,抓住森林培育主体的积极性便是抓住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因此,森林培育激励机制是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

杨文杰编著的《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应用市场经济、激励、林业经济学、产权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等理论从分析森林培育的基本过程及其特性入手,结合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现状,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森林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森林培育的激励机制体系。本研究为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该地区森林培育积极性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全书由七章内容构成。

第一章导论 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森林培育的过程及其经济学特性 阐述了森林资源、森林资产的概念;分析了森林资产的特性,认为森林资产除了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外,还是一种特殊商品,《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分析了其特殊性;阐述了森林培育的概念及其经济学特性。

第三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现状及问题 介绍了西北地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分析了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与特点,总结了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认为西北地区森林培育问题,除了自然、历史原因外,主要原因是营林主体的积极性问题,本章通过西北地区营林主体积极性调查分析,概括出影响营林主体积极性的四大因素,并且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分析了这些因素形成的机理;本章为构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指明了目的和方向。

第四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林权流转机制 市场机制是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的基石。针对森林产权残缺和缺乏流转机制的问题,把市场机制引入森林培育行为之中。论述了森林产权流转的意义;研究了森林产权制度创新的内容;阐述了森林资产的价值机制;总结了林权流转的类型与形式,提出了林权流转按主体分类的10种类型;阐述了林权流转的原则和林权流转中的林木管护形式;提出了生态公益林市场化的思路。

第五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利益保障机制 森林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特性,其培育具有外部性,需要国家和社会对森林培育予以生态效益补偿和实行优惠的林业税费政策,森林培育是在大自然中进行且培育周期长,因此,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需要森林保险,而我国现有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林业税费政策和森林保险政策还不尽如人意,甚至很不合理,致使森林培育主体的利益缺乏保障机制,影响了营林积极性。本章主要针对森林培育中的营林主体利益保障机制缺失,构建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利益保障机制,主要由森林培育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税费激励机制和森林保险机制三部分组成;提出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即期基金和远期基金的概念,提出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与林农社会保险基金耦合统管的构想。

第六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投资激励机制 针对森林培育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研究了森林培育资金投入激励机制。回顾了我国林业投资尤其是森林培育投资的历史进程;总结了我国林业投资的经验与问题;借鉴国外林业投资的基本经验,提出了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投资激励机制的框架结构。

第七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精神激励机制 森林培育不但需要物质激励,而且也需要精神激励。重新认识和审视了森林,阐述了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精神激励的机理和机制创新。

结束语 对全书作了概括总结,指出了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