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火器史

世界火器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军事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兆春
出品人:
页数:551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
价格:6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37012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军事
  • 火器
  • 工具书
  • 王兆春
  • 军事史
  • 专门史
  • 科普
  • 火器
  • 军事史
  • 武器
  • 历史
  • 战争
  • 科技
  • 冷兵器
  • 热兵器
  • 世界历史
  • 军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世界火器发展史的学术专著。全书共14章约60万字,是上自公元808年中国唐代的火药发明,下迄1945年8月美军将原子弹用于战争的1100多年中,以火药能为毁杀动力的世界火器发展的历史。书中采用多学科知识聚焦的方法,充分利用考古学、冶金学、战争史及科技史等方面文献资料,对中国火药与火器发明创造的历史渊源,西方国家对火器发展的推动与发展,东西方火器的交流,火器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成果,以及火器用于战争后所引起的军事与社会的变革等重大问题作了论述,既有历史的通览和综述,又有分门别类的评析,更有生动的战例作印证。书中收入珍贵历史图片290幅。全书内容丰富,文图并茂,语言流畅,言简意赅,评析精辟,论点独到。可供火器史、军事技术史、科技史研究和教学人员,以及有意于火器史的读者作参考,青少年读者亦可作为科普著作阅读,增广见闻,提高历史与科技知识素养。

作者简介

王兆春,中国军事技术史专家,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祖籍江苏高邮,出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核物理专业,1963~1973年,从事国防科研工作。1974年至今,在军事科学院从事中国火器史、军事技术史、中国军事史研究。已出版的专著有9种:《中国火器史》、《中国科学技术史·军事技术卷》、《中国历代兵书》,《中国古代兵器》、《火药与火器的西传及其历史影响》、《速读中国古代兵书》、《聂士成》、《中国历代名将》、《空教战马嘶北风》。合著有《中国近代战争史》、《中国军事通史·明代军事史(上)》等5种。参加编写的辞书十多种。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撰写“古代兵器”等40多个条目。发表论文40多篇。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证书。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的火药发明
第一节 先民对硝石和硫磺产地分布的认识
一、陇道和蜀道是中华先民最早认知的硝石产地
二、中国古代的陇道和蜀道
三、硝石出陇道和蜀道
四、石硫磺和木炭遍布四方
第二节 先民对硝石和硫磺特性的研究
一、对硝石和硫磺药物特性的研究
二、对硝石和硫磺化学特性的认识
三、用焰色法鉴别真硝石方法的创造
第三节 炼丹家对火药发明的贡献
一、炼制“长生药”的活动及其理论依据
二、炼丹术申的“伏火法”
第四节 《武经总要》刊载的三个火药配方
一、《武经总要》的作者
二、三个火药配方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宋代初级火器的创制
第一节 宋代各方的军事手工业
一、两宋的军事手工业
二、辽夏金蒙的军事手工业
第二节 北宋时期创制的火毬与火药箭
一、火球
二、火药箭
三、中国古代火攻器具的改进及火攻技术的提高
四、火球与火药箭在战争中的最初使用
五、火球与火药箭的发展
第三节 南宋时期创制的火枪与铁火砲
一、火器发展的概况
二、竹火抢的创制与使用
三、铁火砲的创制与使用
第四节 运用初级火器的著名战例
一、宋金陈家岛水战
二、宋金采石水战
三、魏胜抗金之战
四、宋军坚守裹阳之战
五、张顺张贵驰援裹阳之战
六、宋军坚守静江之战
七、元军用火器焚毁屋山宋军战船
第五节 民用烟火的创制与发展
一、引火线的创制
二、烟火爆仗制作与使用技术的发展
三、烟火技术成为火箭技术诞生的先导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蒙元时期火器的外传
第一节 成吉思汗西征与火器的西传
一、砲手军的组建与发展
二、成吉思汗西征中火器的使用
第二节 拔都及旭烈兀西征与火器的西传
一、拔都西征中火器的使用
二、旭烈兀西征申火器的使用
第三节 阿拉伯人火器研制的兴起
一、阿拉伯人的科技文化
二、中国炼丹术向阿拉伯的传播
三、中国炼硝技术向阿拉伯的传播
四、阿拉伯人研究的火药配方
五、阿拉伯人制造的初级火器
第四节 中国火器向亚洲的传播
一、向高丽的传播
二、向日本的传播
三、向安南的传播
四、向東埔寨的传播
五、向爪哇的传播
六、向印度的传播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元代火铳的创制及欧洲火器的萌芽
第一节 元代创制的火铳
一、元初火药性能的改良
……
第五章 中国明代火铳的外传及亚洲国家火器研制的兴起
第六章 欧洲火器研制的发展及其用火绳枪炮进行殖民掠夺
第七章 亚欧火器开始融合及中国传统火器的发展
第八章 燧发枪的创制于加农炮的发展
第九章 亚洲火器的曲折发展
第十章 欧洲进入军事技术史上的火器时代
第十一章 世界火器的突飞猛进与不断升级的国际战争
第十二章 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第十三章 中国近代的兵工制品
第十四章 中国人民革命的枪杆子工业
总论
附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可谓我国研究火器大家,甚至称为第一高手也不为过,其从中国到世界再到一般规律的认识可见其功底之深厚。佩服佩服。  

评分

对学术著做来说,评价的标准有二:1、著作本身的学术价值;2、著作本身的可读性。其实对学术界来说,有第一条就够了,他们也不在乎可读性。真正在乎第二条的是我们这些不懂学术却硬要去读学术著作的屌丝们,豆瓣就是一个给我们这种屌丝提供评论的地方。所以千万不要过分相信豆...

评分

对学术著做来说,评价的标准有二:1、著作本身的学术价值;2、著作本身的可读性。其实对学术界来说,有第一条就够了,他们也不在乎可读性。真正在乎第二条的是我们这些不懂学术却硬要去读学术著作的屌丝们,豆瓣就是一个给我们这种屌丝提供评论的地方。所以千万不要过分相信豆...

评分

作者可谓我国研究火器大家,甚至称为第一高手也不为过,其从中国到世界再到一般规律的认识可见其功底之深厚。佩服佩服。  

评分

对学术著做来说,评价的标准有二:1、著作本身的学术价值;2、著作本身的可读性。其实对学术界来说,有第一条就够了,他们也不在乎可读性。真正在乎第二条的是我们这些不懂学术却硬要去读学术著作的屌丝们,豆瓣就是一个给我们这种屌丝提供评论的地方。所以千万不要过分相信豆...

用户评价

评分

此书优点是论述明清之际欧洲火器传入中国较为详备,说明了中西火器发展的相互影响,对一些YY有所驳斥,这方面要强于刘旭书。但是此书中国部分,相对于作者的《中国火器史》考证疏略。而欧洲火器史部分主要杂抄日人著作,而未融会贯通:如论述燧发枪的发明之后,突然就跳到19世纪的左轮枪;其论述欧洲淘汰长弓和长矛的章节,完全是不知所云。如果把他引用的日人著作翻译出来,似乎更为有用。

评分

不错的火器史,只是错字较多。

评分

不错的火器史,只是错字较多。

评分

此书优点是论述明清之际欧洲火器传入中国较为详备,说明了中西火器发展的相互影响,对一些YY有所驳斥,这方面要强于刘旭书。但是此书中国部分,相对于作者的《中国火器史》考证疏略。而欧洲火器史部分主要杂抄日人著作,而未融会贯通:如论述燧发枪的发明之后,突然就跳到19世纪的左轮枪;其论述欧洲淘汰长弓和长矛的章节,完全是不知所云。如果把他引用的日人著作翻译出来,似乎更为有用。

评分

不错的火器史,只是错字较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