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珍,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大约生于1763年,死于1830年以前。家世不详。弟兄三人,李汝珍排行第二。兄汝璜,字佛云,1782年到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次年任板浦场盐课司大使;弟汝琮,字宗玉,也曾入仕任过低级官职。李汝珍早年丧妻,20岁前后随兄来到海州,续娶许氏为继室。在1801年到河南做过县丞一类的小官,不久又回到江苏,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州度过。李汝珍博学多通,“于学无所不窥”,但他不屑于章句帖括之学。他花了大量时间研究音韵、博弈之学,刊行的著作除《镜花缘》外,尚著有音韵学著作《李氏音鉴》,辑有围棋谱《受子谱》。其他诗文,多已散佚。李汝珍约在35岁时开始写作《镜花缘》,从开始构思到最后完成,费时约二十年,是在海州完成的。
本书包括:武后催花 百花遭贬;唐敖出洋;君子国与大人国;劳民九国游记;从黑齿国到长人国;白民国与淑士国等内容。
全书可分为两部分,前五十四写主人公唐敖科举落弟,心存失落忧郁之感,既跟随妻弟林之洋出游海外,在船工多九公的导游之下,遍观海外四十多个国家的奇人异事,后入小蓬莱求仙不返。花神之首百花仙下凡托生为唐敖之女名小山。唐小山思父心切,就出海寻找,在小蓬莱意外得到“天书” 一卷。后五十四写武则天首开女试,遭贬的百花之神皆及第,又在人间重聚,后唐小山又重进仙山。结尾写唐中宗李显复辟,武则天又下招明年重开女试。
比想象中的好看很多,白话文浅显易懂,情节不乏生动有趣,不禁令我哑然失笑,尤其是白民国,淑士国,以及女儿国;我只能用现代人的方式去看,虽然是本古书却不自然觉得他所述所感是多么深刻和现代! 比如一朋友跟我提起的经济学上的一个较为普遍的案例,不正是镜花缘中君子国...
评分佩服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高深博大的学养以及尖锐深刻的笔力。作者借着自己幻想的诸多奇幻事物巧妙而又辛辣的讽刺了人间的丑态,几乎每一种低劣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国度,两面三刀的人可以去两面国,故作风雅的人可以去白民国,刻薄吝啬的人可以去无肠国。。。...
评分只是缘于小时候模糊的记忆 圆圆的一面黄澄澄的镜子 船头 布绒绒的“果然” 。。。。气息, 就铺天盖地 袭面而来。 可能是受了儿时记忆的影响 脑袋里满满的 是对各个国度神秘的向往 可看完全书 实话说是耐着性子的 着实的失落了半天 记忆里的那些奇幻 怎么都变成文邹邹的群芳...
评分小时候超级喜欢的
评分前半部分写唐敖海外游记这一段非常好看,但是后半部分实在是不好看,而且有些呼应也丢失了。出场的人物太多了,实在没有前半部分好看。
评分喜欢廉锦枫、洛红蕖、阴若花和由秀英
评分前半部好看,奇思妙想!后面出场人物太多,作者又颇有卖弄之嫌,匆匆翻过而己。不过人家的确有学问,下次看可以关注一下知识。
评分竟被人生生撕去了一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