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蘭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於德國貝爾森集中營時,距離她的16歲生日尚差3個月。
奧托・弗蘭剋(Otto H.Frank)安妮・弗蘭剋的父親,是弗蘭剋一傢經曆納粹恐怖統治後的唯一幸存者。他的餘生緻力傳揚女兒的日記,1980年去世。
《安妮日記》是荷蘭籍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剋在二戰中遺留下來的一部個人日記,真實地記述瞭她與傢人以及另外兩個猶太傢庭為逃避納粹迫害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隱蔽生活。安妮從她的13歲生日寫起,一直寫到1944年8月4日他們的隱居地被德國黨衛軍查抄。這個不到16歲就被納粹奪去瞭生命的孩子的日記,在戰後成為人們對那場人類夢魘進行深刻反思的珍貴教材。
Annelies Marie Frank Born 12 June 1929 Died Early March 1945 (aged 15) 这一切来的那么的突然。。。 虽然已事隔68年,对当时的一切都已有一定了解。但是,当一个个曾经鲜活真实的生命突然之间在脑海中消失时;当从一个独立、乐观、聪明...
評分“保留自己感觉和感情的历史,我等于活了两次,过去将会返回,而未来也就潜藏其中。” ——德拉克鲁瓦(法) 日记体作品的最大启发便是如题记所说,给予读者真实的历史感,将一整段不属于你的时空完整地呈现在你面...
評分6月,突然接到一个老友的邀请,于是匆匆踏上了前往阿姆斯特丹的旅程。 刻板印象中,从这座城市联想到的除了郁金香,自行车和运河,就只有大麻和红灯区。 却没有联想到,这里还拥有大量梵高,林布兰特,哈尔斯等艺术巨匠的传世之作;这里还是那本家喻户晓的《安妮日记》的真实...
真的是小時候讀過的東西印象比較深啊。另一方麵,其實也是因為那個時候書源少於是同一本書讀瞭很多遍
评分真的是小時候讀過的東西印象比較深啊。另一方麵,其實也是因為那個時候書源少於是同一本書讀瞭很多遍
评分安妮日記幾乎是我看的第一本西方的書。當時就是看的這個版本,小小的厚厚的。最後安妮還是死瞭
评分最開始寫日記是受到這本書的啓迪。昨天看到喬喬兔裏的猶太小女孩 又想起來安妮
评分真的是小時候讀過的東西印象比較深啊。另一方麵,其實也是因為那個時候書源少於是同一本書讀瞭很多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