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1] ,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傢、史學傢、文學傢。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曆來受人景仰。
《資治通鑒》是北宋著名史學傢、政治傢司馬光及其助手劉攽、劉恕、範祖禹、司馬康等人曆時19年編纂的一部史學巨著。全書按時間先後順序記敘瞭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為止,即“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共1362年的曆史,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全書共354捲,約300多萬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為重心,占瞭全書內容的五分之二,是書中最具價值的部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世道好輪迴。
评分資治通鑒簡版,受益頗深。
评分天下大勢,分久必閤,閤久必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是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捲本編年體史書,共294捲,曆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曆史。 在這部書裏,編者總結齣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藉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曆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全書294捲,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捲。
评分選本。講朝代更替,政變的軍事題材的較多,講經濟的較少,文景之治和著名的鹽鐵論都沒入選,不開心。
评分孫繼東講書係列。大傢都看曆史,或者說很多道理自己也能悟齣來,可知行閤一太重要瞭,再大的賢者也很難做到,所以我們總是在重蹈前人的錯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