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生于1968年,少年就读威斯敏斯特学校,于1993年创办《闲人》杂志。《星期日电讯报》、《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撰稿人。最新力作《如何做个自由的人》(how to be free)于2006年10月付梓(上海三联书店即出中文版)。此君正一如既往地做着先前做的事……或者更准确地说,什么都不做……悠哉游哉地过着他的日子:编杂志、写文章、办Party和各种各样好玩的事情。现居英国德文郡。
From the founding editor of The Idler, the celebrated magazine about the freedom and fine art of doing nothing, comes not simply a book, but an antidote to our work-obsessed culture. In How to Be Idle, Tom Hodgkinson presents his learned yet whimsical argument for a new universal standard of living: being happy doing nothing. He covers a whole spectrum of issues affecting the modern idler—sleep, work, pleasure, relationships—while reflecting on the writing of such famous apologists for it as Oscar Wilde, Robert Louis Stevenson, and Nietzsche—all of whom have admitted to doing their very best work in bed. </p>
还没有看这本书,不过已放入购买的暂存架里了。 请教看过这本书的朋友: 1. 书里有没有讲,谋生的问题,如果我偷懒被老板发现,扣我奖金怎么办? 2. 悠闲的先哲们是靠什么度日的?可能有几个哲人是独身一辈子,一直处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境地,这个适用于多数普通人吗?...
评分杀死时间的两种方法 李华芳 转型时代里涌现出很多新词,各个意味着某种生活方式,急切地想找到自己的定位,为的是谋求在各种生活方式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绿色也好,轻慢也罢,莫不如此。时下就有一本“慢生活”的宣言:《悠游度日》。原文叫做How To Be Idle,直译过来就是...
评分 评分记得从前读过一本书,《你能不能不工作》。可惜的是,只记得书名了。似乎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读完了,再次可以肯定如今这样的度日方式。可若是将此称为懒惰的宣言,那可能也将远离作者的意图了。 这是一种对工作文化的挑战,也是对现代人的提醒。追溯到源头,还是那个哲学的问...
评分有心认真评一下这本书如何垃圾,怕毁了自己的好心情。难得世界上这样2b作者,难得中国有这种2b翻译和出版社
一开始看得特别慢,因为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但一半之后就渐入佳境,百分之六十以后简直心水了。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终于被作者洗脑了。但是对工业革命和大机器时代的阐述,十分中肯了!
评分Idleness, like kisses, to be sweet must be stolen. "偷闲"这词造的多好!
评分悠闲度日
评分Idleness, like kisses, to be sweet must be stolen. "偷闲"这词造的多好!
评分Idleness, like kisses, to be sweet must be stolen. "偷闲"这词造的多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