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思想史、知识分子及其城市文化研究。出版有《无穷的困惑》(1988)、《智者的尊严》(1992)、 《中国现代化史》(主编)(1995)、《寻求意义》(1997)、《另一种启蒙》(1999)、《中国知识分子十论》(2003)等著作。 副主编刘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声东击西》及大量论文。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整整一个世纪之中,在一片风雨飘摇的内忧外患之中,在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礼崩乐坏的大乱世里,中国的知识分子被抛到社会上,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人社会”。他们试图以自己的知识权力和舆论影响力重建社会重心。这个“知识人社会”是自由的,也是独立的,但其根基是不牢固的。它一方面失去了与乡村社会和城市社会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与政治的制度性关联也是脆弱的。更重要的,无论是学院,还是媒体,都缺乏体制性的保障。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不仅在身份上依然是自由浮动的游士,在心态上更是没有安顿下来,总是要依附在某个阶级、党派或社会政治力量身上。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是一个奇迹,是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象牙之塔,当战争、内乱和革命纷至沓来时,终究倒了。曾经辉煌过,却没有熬过乱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好的特别好,一般的特别一般……
评分有两篇文章讲解公共领域定义很棒
评分内容质量高 就是这个排版感觉眼睛要瞎了
评分文集。公共空间中的近代知识分子,基本离不开学校、传媒和社团。
评分看到蔡英文的公共领域与民主共识的可能性,惊呆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