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简介◆——————————————————————
沃尔特•拉费伯尔 当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先后获斯坦福大学硕士、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1968年以来在康奈尔大学任历史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美国的时代:1750年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国内和国外方面》,《不可避免的革命:美国在中美洲》,《巴拿马运河:历史视野中的危机》,《新帝国:对美国扩张的解释,1865-1998》,《迈克尔•乔丹和新全球资本主义》,《死亡的赌注:林登•约翰逊、越南和1968年大选》。他还是《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第2卷《美国对机会的寻求》(有中译本)的作者。他所著《冲突:历史上的美日关系》(1997年)获得班克罗夫特奖和霍利奖。
◆译者简介◆——————————————————————
牛可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
翟韬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博士研究生
张静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博士研究生
Using extensive materials from both published and private sources, this concise text focuses on U.S./Soviet diplomacy to explain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Cold War. The thesis allows for use of anecdote and quotation to exemplify the policies.
我记得在看刘震云的小说《单位》的时候年纪还不大,还在上学,啥也不懂,但是书中的一句话却印象深刻,就是标题前面那句,当时也不理解,为啥没有了堵头儿,人活得还不痛快呢?后来又活了十几年,嘿嘿,觉得这句话真精辟。 国家约略地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美国是个长满青春痘儿...
评分我记得在看刘震云的小说《单位》的时候年纪还不大,还在上学,啥也不懂,但是书中的一句话却印象深刻,就是标题前面那句,当时也不理解,为啥没有了堵头儿,人活得还不痛快呢?后来又活了十几年,嘿嘿,觉得这句话真精辟。 国家约略地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美国是个长满青春痘儿...
评分“美国总是赢得战争,却输掉和平”。人们经常用这句话来打趣美国,嘲笑这个超级大国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尴尬而可笑的局面。这句话听起来像玩笑,说得极其轻松,而轻松和愉悦似乎也符合美国人给我们一贯的印象。美国人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几乎已经到了一种可笑的程度,在各种文...
评分我记得在看刘震云的小说《单位》的时候年纪还不大,还在上学,啥也不懂,但是书中的一句话却印象深刻,就是标题前面那句,当时也不理解,为啥没有了堵头儿,人活得还不痛快呢?后来又活了十几年,嘿嘿,觉得这句话真精辟。 国家约略地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美国是个长满青春痘儿...
评分我觉得很不错的一本书,但是我想它也不适用于所有的群体。 书里面的内容正如题目所指,对这个话题感性的人,应该来读。 说我的评论太短了,去他妈的,后面这些字是废话……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论坛里发表。 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