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
1908年生于法国巴黎,1929年获得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论著《第二性》,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冲着王安忆的书评去的,也正看完那本揭露萨特和波伏娃的《萨特,波伏娃和我》,想要从另一个当事人的角度看看波伏娃如何来评论这种理想化的三人恋爱。 看书以前,以为波伏娃的确是女权主义的先驱,可以摈弃一切私人感情,完全奉献自己去分享自己的爱人并且爱另一个同性,以...
评分三角在物理学中是最具稳定性的形状,可是当“三角”变成人类的一种“关系”时,就成了最复杂且最不稳定的状态! 看完波伏娃的传记《激荡的一生》后,曾向朋友感慨说:要是我的爱情也如波伏娃与萨特那样忠诚而自由,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恪守着两个人的永恒爱情...
评分《女宾》是波伏娃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也是我读的第一本她的书。该书的自传性质为许多人津津乐道:故事中的三角关系是波伏娃、萨特以及奥尔加三人之间关系的写照。现实生活中这段三人行的故事究竟如何收尾,我没有去细查,不得而知。不过这是文学史家们的事情,而我也不是...
评分波伏娃,百度百科上是这么介绍她的:西蒙娜·德·波伏娃,法国著名哲学家,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萨特的终身伴侣。法国总统希拉克曾在一次演讲中评价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
评分半自传的小说,3P或3人行模式实践的失败。有点冗长,个别细节又优美,记住了那个特别的结局。这本书表明波娃人品很有点问题,萨特一样,成功成名的欲望,他们关注世界并不是因为有多少爱和正义感,本质是想证明他们有洞察世界影响世界的能力,一种自我陶醉。与他们有交集的人不...
读到150多页没有继续下去了
评分三角/四角关系?总是让我想起《女性瘾者》。反映了在父权(不是男权)社会下所谓的“女性友谊”是非常脆弱的。翻译腔略浓。
评分好象我读过的那个版本叫<女宾>
评分好象我读过的那个版本叫<女宾>
评分读到150多页没有继续下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