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
1908年生于法国巴黎,1929年获得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论著《第二性》,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女宾》是法国作家西蒙娜·波伏娃的处女作。小说故事的原型是萨特、波伏娃以及波伏娃的学生奥尔加小姑娘之间的一段“三人组合”的感情经历。小说中,这段三人的感情经历则是围绕皮埃尔、弗朗索瓦丝与格扎维埃尔展开的。 弗朗索瓦丝是一位特别的女性。她的特别植根女性...
评分《女宾》是波伏娃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也是我读的第一本她的书。该书的自传性质为许多人津津乐道:故事中的三角关系是波伏娃、萨特以及奥尔加三人之间关系的写照。现实生活中这段三人行的故事究竟如何收尾,我没有去细查,不得而知。不过这是文学史家们的事情,而我也不是...
评分冲着王安忆的书评去的,也正看完那本揭露萨特和波伏娃的《萨特,波伏娃和我》,想要从另一个当事人的角度看看波伏娃如何来评论这种理想化的三人恋爱。 看书以前,以为波伏娃的确是女权主义的先驱,可以摈弃一切私人感情,完全奉献自己去分享自己的爱人并且爱另一个同性,以...
评分1929年春天,巴黎高师。高挑优雅的波伏瓦被萨特与其同伴遇上,时年20岁,正值芳华。通过好友马耶,萨特向这朵法兰西百合献媚,送她智慧漫画、交流《社会契约论》、玩日本台球、喝鸡尾酒、唱歌并且一同思考。“从今以后,我将负责保护你”,萨特对波伏瓦说,掷地有声。...
评分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上,当我在离家仅几步之遥的小书店见到它时,并不...
三角形:几何学里最稳定的图形,在人际关系中最不稳定。多角恋何以可能?爱情关系的明证在于唯一性,无论任何形态下的三角恋,如果不包含唯一的偏爱,那其中就不存在爱情,如果包含了偏爱,那迟早会坍圮。
评分好象我读过的那个版本叫<女宾>
评分我真的挺佩服波伏娃和萨特 如果还有爱我真做不到 如果只是有关联 可能还行
评分一个优越的文艺婊和一个无知的绿茶婊为了一个想开翅膀的男人争风吃醋,最后文艺婊忍无可忍对绿茶婊痛下杀手的故事……
评分读到150多页没有继续下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