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主义

法律职业主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政法
作者:李学尧
出品人:
页数:386
译者:
出版时间:2007-4
价格:2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202907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学
  • 法律职业
  • 律师
  • 法律社会学
  • 法律
  • 职业
  • 社会学
  • 李学尧
  • 法律职业
  • 法律伦理
  • 职业道德
  • 法律教育
  • 法律实践
  • 法学研究
  • 职业发展
  • 法律服务
  • 专业素养
  • 法治建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法律职业主义》的切人口是准确的,即法律职业的基石是伴随着社会使命感和公益活动的专门化技艺。也就是说,对于法律人而言,正义与技艺或者德行与才干,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只有这样的“红”与“专”兼顾得好,才能为当事人以及民众提供好的法律服务,才配称道义上的主体。从围绕公共性与技术性的有关制度变迁过程的描述也可以认识到,为了保障这种特征,必须确立职业法律人的资格认定以及行会自治等一系列规则和举措,使所有成员在素质上都能尽量达到道德与业务能力之问的均衡。如作者指出的那样,高度专业化的法律技术是可以教育培训的,这也正是大学法科教育制度成立、发展以及繁荣的主要理由。然而,不难想见,正义与道德的素养则需要更加复杂的陶冶。在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正义观、使命感、公共责任等也能够在法学院的课堂里传授或养成吗?或者法律人的正义信念和道德无法像技术那样培训,而只能在实践中通过耳濡目染逐步萌发生长出来?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导言
一、西方律师职业定位的主流理念:法律职业主义
二、法律职业主义的基石与进路
三、法律职业主义的三个理想
四、法律职业主义的“危机”
五、以美国为主要考察对象
第一章美国法律职业主义的滥觞:欧洲早期的职业论:
一、早期职业论:阶级的荣耀与律师的分层
二、欧洲早期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
第二章思想酝酿与成熟:进步一系统功能主义的职业论
一、20世纪之前的相关理论研讨
二、刘易斯?布兰代斯与“人民的律师”之理想
三、帕森斯:系统功能论的法律职业主义
四、罗斯科?庞德:强调社会责任的职业主义
五、进步一系统功能主义的基本逻辑
第三章职业主义与现代型法律职业的形成
一、美国法律行业的“职业化”过程
二、“法律的科学化”与独立的法学
三、技术教育型法学院的盛行
四、法律行业的组织化
五、职业伦理的规则化
六、社会认可与国家特许--兼与德、法实践之比较
第四章法律职业(主义)的危机:传统法学者的哀叹
一、职业与商业之间界限的模糊
二、律师独立的危机:对抗制伦理下的党派性忠诚
三、法律职业共同体及其内部裂痕
四、律师政治家理想的沉沦
五、自我管制理论和实践的危机
第五章存在法律职业的危机吗?:批判者的反思
一、批判法学的建设性批判(1):男性学者
二、批判法学的建设性批判(2):女性学者
三、批判法学的颠覆性批判:埃贝尔与市场控制论
四、法经济学的外在性批判:波斯纳的职业主义好坏观
第六章超越法律职业主义:美国式实践的中国启示
一、超越职业主义:美国式实践的启示
二、法律职业主义在当代中国:学术界的专业化运动
三、律师:我是以赚钱为目的的特权技师
四、在新理想主义与旧意识形态之间的管制理念
五、市民公共领域理论:律师职业定位的理想模式?
附录: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
--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以专业性,公共性和自治性为三条考察的线索,其中,主要以职业论的历史演化脉络为基础,探讨了这一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争论点,并将它们投射在现实社会中。可是,就在这种脉络梳理的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对丛生的思潮条分缕析,事实的考察也显得零散。并且,最终将焦点切分为国家主义,商业主义和职业主义,不仅在三者的逻辑上存在问题,而且,因为缺乏与前述三条线索的过渡,而显得有些突兀。可能是因为读过刘思达关于律师职业做得非常漂亮的研究,所以,读这本著作总觉得有点杂乱。

评分

考虑到写作年代,作为博士论文算是非常优秀的,材料充分、主题明确、论述清晰从容。分析框架比较简单,即“从法律职业主义的三大基石:专业性、公共性和自治性的相互关系入手”,靠历史梳理和引介各派理论填充篇幅,给出了一个比较连贯和全面的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法律职业主义图景,最后一章绕回中国当然是法学院论文的必备套路了。不过此书似乎停留于梳理、引介的层面,对诸如专业性与公共性的矛盾之类的核心问题并没有深入分析和实质推进,对史实、理论的处理也只是比较清晰的读书笔记水准,背后并没有系统且深入的思考来拣选和驾驭这些材料,因此,清晰、丰富的表面之下暗藏杂乱。

评分

考虑到写作年代,作为博士论文算是非常优秀的,材料充分、主题明确、论述清晰从容。分析框架比较简单,即“从法律职业主义的三大基石:专业性、公共性和自治性的相互关系入手”,靠历史梳理和引介各派理论填充篇幅,给出了一个比较连贯和全面的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法律职业主义图景,最后一章绕回中国当然是法学院论文的必备套路了。不过此书似乎停留于梳理、引介的层面,对诸如专业性与公共性的矛盾之类的核心问题并没有深入分析和实质推进,对史实、理论的处理也只是比较清晰的读书笔记水准,背后并没有系统且深入的思考来拣选和驾驭这些材料,因此,清晰、丰富的表面之下暗藏杂乱。

评分

考虑到写作年代,作为博士论文算是非常优秀的,材料充分、主题明确、论述清晰从容。分析框架比较简单,即“从法律职业主义的三大基石:专业性、公共性和自治性的相互关系入手”,靠历史梳理和引介各派理论填充篇幅,给出了一个比较连贯和全面的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法律职业主义图景,最后一章绕回中国当然是法学院论文的必备套路了。不过此书似乎停留于梳理、引介的层面,对诸如专业性与公共性的矛盾之类的核心问题并没有深入分析和实质推进,对史实、理论的处理也只是比较清晰的读书笔记水准,背后并没有系统且深入的思考来拣选和驾驭这些材料,因此,清晰、丰富的表面之下暗藏杂乱。

评分

以专业性,公共性和自治性为三条考察的线索,其中,主要以职业论的历史演化脉络为基础,探讨了这一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争论点,并将它们投射在现实社会中。可是,就在这种脉络梳理的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对丛生的思潮条分缕析,事实的考察也显得零散。并且,最终将焦点切分为国家主义,商业主义和职业主义,不仅在三者的逻辑上存在问题,而且,因为缺乏与前述三条线索的过渡,而显得有些突兀。可能是因为读过刘思达关于律师职业做得非常漂亮的研究,所以,读这本著作总觉得有点杂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