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其驤(1911.2.25-1992.8.28),字季龍,浙江嘉善人,中國曆史學傢、曆史地理學傢,中國曆史地理學科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獲燕京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3]
譚其驤長期從事中國史和中國曆史地理的教學和研究,他對中國曆代疆域、政區、民族遷移和文化區域做瞭大量研究,對黃河、長江水係、湖泊、海岸變遷均有精闢見解,建樹頗多。主要著作有《長水集》《長水集續編》等。
1991年由香港三聯書店齣版繁體版《中國曆史地圖集》。是譚其驤先生在簡體字版全部齣齊後,經過全麵審閱,作齣的修訂版本,是譚先生最認可的版本。為此,譚先生特地撰寫瞭長篇弁言,認為古今文字差異,齣版曆史地圖理應用繁體字,但齣於當時情況,采用瞭簡體字,是不妥當的。比如“餘姚”、“餘杭”等的“餘”字,是“餘”的簡化字,但上黨郡“餘吾”,“餘”確是本字;“榖陽”、“效榖”等的“榖”字,都是“穀”的簡化字,但“平榖”、“榖口”等的“榖”字,卻都是本字。諸如此類,極易混淆,非采用繁體字不行。另外,繁體版還改正瞭原來簡體字版的一些錯誤。應該說,這個繁體字版是目前最標準、最完善的反映中國曆代政區沿革的一部工具書。
读史书,解决了文字关之后,最难的应该是地名,然后是官名。 之前看过知乎上讲的如何读历史,而对于我们这个之后初中水平的人来说,对照着历史地图看历史书,也算是一种捷径了。 而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太好了。
評分2000年的时候在北京看到这部书,当时应该是300多元吧,那时候这个价钱让我实在没法下手。今天只不过拿了前两天买书赠送的书券,就差不多抵了这部书的价钱了。了却一桩多年夙愿啊。
評分要想读懂历史,就一定要读懂地图,此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一直想拥有一套,可是囊中羞涩,只能在网上下载电子版的,读书的时候开着电脑看地图,当然有经济条件的朋友最好是买一套,也算对得起经典啦
評分这是目前最权威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所以就只说缺点好了 一,很多地方出于自古以来需要,地图开疆 比如,元代北极直接捅到北冰洋,元廷对草原的控制都有点勉勉强强,这北冰洋就更扯了。明代北极更是北出外兴安岭了,只因为个没纳贡几次的北山女真,唐代北疆谭老更是自己承认欠妥...
評分只是外套的封面 内里是绿皮精装~ 1982年版,1996年第二次印刷 ~印刷厂是河北三河,这个地方很眼熟~
#媽媽我在科大一年到底讀瞭些啥係列
评分捧著一本詳細的地圖集看曆史,那日子不就是神仙~
评分含淚入手。可能要讀二十年。(半年後)假裝讀過瞭
评分哪位兄弟姐妹有該書轉讓嗎?
评分含淚入手。可能要讀二十年。(半年後)假裝讀過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