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花鸟画研究

唐代花鸟画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婕,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唐代花鸟画研究——绘画史与考古学》获学院优秀论文奖。

现为文物出版社《文物》编辑,主要负责古代书画玺印、博物馆藏品、美术考古、佛教与道教寺观及造像、中国古代建筑、汉唐墓葬等方面稿件及图书的出版工作。

同时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等院校讲授中国美术史、中国古代画论、美术考古、艺术概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研究等多门课程。

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受邀在“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中国古代墓葬美术”等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发言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参与编写《中国美术百科全书》、《中国美术史》(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材)、《走进艺术——中国美术鉴赏语言》等书籍。

出版者: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刘婕
出品人: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1
价格:3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394909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美术考古 
  • 中国古代艺术 
  • 文物与考古 
  • 艺术 
  • 新视角 
  • 文化 
  • 考古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传统中国画包括三大画科,即人物、山水和花鸟,其中花鸟画科(亦即动、植物画科)见于文献记载最晚。画史画论中开始使用“花鸟”一词是在唐代,关于唐代以前动植物绘画的记载十分稀少,更未出现如人物、山水那样的相关理论阐述。到了唐代,以动植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和精于此道的画家才开始大量出现在画史中,并有向专门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相关品评标准也是在这时才得以确立。因此,有关专家学者通过画史文献将花鸟画独立成科的时间推定为唐代。

然而,花鸟画究竟是怎么发展成一个独立画科的?唐代的花鸟画又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却无法单凭文献来解答。画史记载中只有画家的名字和模糊的描述,而唐代的花鸟作品又几乎没有留存,仅有的几件传为唐代的作品亦真伪难辨,年代存疑。因此,长期以来,绘画史中所谓花鸟画独立成科的阶段只是空有其名。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系列考古发现带来了新的进展。陕西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等唐墓所出壁画和石椁线刻画中作为人物衬景的花草树木与禽鸟蜂蝶带来了唐代人所画动植物形象的丰富资料。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的花鸟壁画和哈拉和卓古墓的纸本花鸟屏风则把唐代以动植物为主题的完整画面呈现在研究者面前。此后则又有陕西西安东郊唐安公主墓、北京海淀八里庄王公淑墓、陕西富平朱家道村墓、陕西西安西郊陕棉十厂墓、河南安阳赵逸公墓等墓中的花鸟壁画陆续被发现。这些墓葬中出土的材料极大地推动了对唐代花鸟画的认识。同时,陕西临潼庆山寺舍利精室壁画和舍利石塔宝帐线刻中刻画的花鸟屏风、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花鸟屏风以及大量唐代器物上的花鸟装饰画面也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参考材料。

本书系统整理了唐代及唐以前有关动植物绘画的文献和考古材料——如石窟寺壁画、墓室壁画、石刻、纸本屏风、纺织品、金银器、铜镜等,并通过文献考察梳理了唐代人自身对花鸟画的认识,确证了这一画科的形成时间。进而,对唐代花鸟画科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花鸟画在不同材料的载体上的表现方式、花鸟画题材的来源、唐代花鸟画构图的特点及发展变化、唐代花鸟画对宋代以及后世花鸟画的影响等绘画史问题作了探讨。同时指出,有关画史现象亦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唐代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显示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开放自信、兼容并蓄的特点。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花鸟画 唐代 视觉系统

评分

博士論文修訂。但是將「花鳥圖像」或一種視覺文化與「畫科」並置,本來就概念產生偏差──後世的「畫科」定義對於唐代是否適用?另外,文獻居然沒提及 Jessica Rawson 著名的 Dragons and Lotus,這是巨大的學術史紕漏吧。

评分

3.5星。

评分

博士論文修訂。但是將「花鳥圖像」或一種視覺文化與「畫科」並置,本來就概念產生偏差──後世的「畫科」定義對於唐代是否適用?另外,文獻居然沒提及 Jessica Rawson 著名的 Dragons and Lotus,這是巨大的學術史紕漏吧。

评分

3.5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