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战略中的声誉因素研究

外交战略中的声誉因素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学东
出品人:
页数:276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
价格:2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20105718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国际关系 
  • 政治学 
  • 外交 
  • 国际制度 
  • 国关理论 
  • 中国外交政策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外交政策的非物质性诉求当中,国家声誉是一个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声誉也是中国政府一贯的外交目标,无论是“和平崛起”的理念,还是“和谐世界”的理念,都反映出中国向世界所传递的积极信号。本书所要研究的是冷战结束之后,中国为了建构良好的声誉而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情况。力图解释的问题是:冷战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动力何在?就是说.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中国在冷战后拓展、加深了对国际制度的参与程度;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究竟想获得什么收益?本书以声誉因素为切入点,具体地考察了中国参与国际人权与军控制度,试探性地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答。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300页总页码,研究目标直到151页才出现,王老师的基本理论的论述有点过多了。ps:陈寒溪的商榷也没搞清楚reputation, prestige和status的本质区别啊23333,Barry O'Neill在1999年就写好了的书为啥至今还不引用呢?

评分

王学东这本书算是近年中国与国际制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仅有的有理论意识和理论化水平的著作之一。结构压力决定崛起国对声誉的关注程度,压力越大,关注度越高,反之亦然。在单极体系下,结构压力较大,崛起国因而更加重视声誉因素,故通过加入现有制度来传递信号(signaling),避免遭到他国制衡,减缓“结构压力”。《当代亚太》上陈寒溪和王学东之间的商榷与回应也值得一看。但可惜学东最近在学界踪影难觅啊。

评分

300页总页码,研究目标直到151页才出现,王老师的基本理论的论述有点过多了。ps:陈寒溪的商榷也没搞清楚reputation, prestige和status的本质区别啊23333,Barry O'Neill在1999年就写好了的书为啥至今还不引用呢?

评分

300页总页码,研究目标直到151页才出现,王老师的基本理论的论述有点过多了。ps:陈寒溪的商榷也没搞清楚reputation, prestige和status的本质区别啊23333,Barry O'Neill在1999年就写好了的书为啥至今还不引用呢?

评分

王学东这本书算是近年中国与国际制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仅有的有理论意识和理论化水平的著作之一。结构压力决定崛起国对声誉的关注程度,压力越大,关注度越高,反之亦然。在单极体系下,结构压力较大,崛起国因而更加重视声誉因素,故通过加入现有制度来传递信号(signaling),避免遭到他国制衡,减缓“结构压力”。《当代亚太》上陈寒溪和王学东之间的商榷与回应也值得一看。但可惜学东最近在学界踪影难觅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