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原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大学毕业后,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沈阳辽东学院教师。去台后,曾在反共救国团任职,后在成功中学、省立成功大学、国立艺专等地从事教育工作。
1966年他在平原出版社任社长。他的妻子倪明华(诗人)主编《中华日报》家庭版,他负责该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1968年1月13日,因刊出一张漫画,内容是父子两人购买一个小岛,岛上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建立一个王国,并由父子两人竞选总统。这幅漫画触怒了台湾当局,定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于3月4日逮捕了他。这就是震惊当时台湾的“大力水手事件”。柏杨身居囹圄长达9年零26天,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的意志并不消沉,在狱中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1978 年出狱后,台湾当局勒令他约法三章:不准他提往事,不许旧调重弹,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才准他为《中国时报》写专栏。出狱后和女诗人张香华结婚。1979年,韩国邀请柏杨和张香华出席诗人大会,但台湾当局以政治犯不能出境为理由拒绝。
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
柏杨也写了不少小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反共”小说,主要有《辩的天花》、《天疆》、《异域》等;第二类是爱情小说,如《旷野》、《秘密》、《莎 罗冷》等;第三类是反映现实的小说,如《怒航》、《挣扎》等,这类小说文笔犀利,深刻揭露台湾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帝王之死》讲的是中国历史上死得最难看的二十七位帝王。柏杨日:我用杂文体写历史,形式上嬉笑怒骂,内心沉重无比。帝王之死不比你我小民之死,小民死就死啦,帝王死了恐怕就势如山崩,丝毫不爽地引起百千万人头落地。所以,帝王死于非命,不仅关系他一个人,也关系百千万人,甚至关系他身家所系的王朝或政权。
柏杨先生能把本该鲜血淋漓的帝王惨死写得十分“有趣”。尤其是齐王田地被抽筋三日,哀号而亡的那段,竟使我捧腹。我不是个残忍的人,却对于一个个惨死的帝王毫无同情之心。奴隶、封建制的皇权至高无上,浩荡的皇威可以轻易将一个生灵瞬间化为齑粉。一个个昏庸的龙椅之主...
评分小时候,我们都背过“人皆可为尧舜”的“名句”,听过大禹为治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看本书前,我对此三人的印象正如柏杨先生所描述的“雪白的羔羊”,却从未深究他们的真身究竟是何模样。也许这应该归咎于我从小受到的教育——未曾培养我深入事物、去伪存真的能力,所谓...
评分用了一周多的时间,读完了柏杨先生著《帝王之死》。 以读史明鉴的功用看,《帝王之死》虽然只写到了战国,但人性中的蒙昧、愚钝、昏庸,阴险、歹毒、凶残,一一展现。可叹! 柏老于正史(包括四书等儒家经典)的史观是持积极质疑态度的。以人性、常识和正史本身的细节来推演...
评分现在看来是老掉牙的观点和话题。 倒和李宗吾的历史观有某种相似之处,不过这些视角和描述远没有他的 有趣和生动,这些死去的帝王们无非是没有“厚黑”或者和他们历史环境下的竞争者“厚黑”。所以在作者用事实把帝王们死亡真相层层剥离后,他们的死远没有在诸多忌讳的历史家们...
评分现在看来是老掉牙的观点和话题。 倒和李宗吾的历史观有某种相似之处,不过这些视角和描述远没有他的 有趣和生动,这些死去的帝王们无非是没有“厚黑”或者和他们历史环境下的竞争者“厚黑”。所以在作者用事实把帝王们死亡真相层层剥离后,他们的死远没有在诸多忌讳的历史家们...
生在帝王家,常常是种悲剧
评分实在是太浅显易懂了吧……敷衍了
评分有点意思,柏老
评分颠覆性的讲述,跳出跳入趣味盎然。
评分书是好书,但大陆这一版的排版不好。柏公最不喜称呼帝王尊号,可是排版者却他妈(柏公特喜用这个词表达嘲笑与不满)满纸的尧啦、舜啦。其实帝王之死卷一“可怕的掘墓人”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了,忘了他是谁,才是真的首度看。齐湣王田地就是个忘了自己是谁的家伙。人,总得有自知之明,这个自知之明是说你要了解自己的身份,做符合你自身身份应该做的事。比如学生,除了谈情之外还有奋进。忘了他是谁,除了让自己陷于悲悯的境地之外,恐怕并无他。也比田地先生薄皮抽筋的滋味好不到哪里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