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 靖
作者
井上靖 (Inoue Yasushi, 1907~1991),
生於北海道旭川,父隼雄為軍醫,輾轉任職各地,戰前曾任颱北衛戍病院院長。井上靖青少年時期多寄居故鄉伊豆親友傢,未隨傢人前往父親任地。1932年進入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就讀,主修美學。1936年以《流轉》參加每日新聞社〈每日週刊〉徵文獲獎,因此機緣進入每日新聞大阪本社工作,負責宗教與藝術方麵報導。1950年以〈鬥牛〉獲芥川賞,翌年自每日新聞社退職,專事寫作,完成許多質量皆可觀的連載小說。
1958年以《天平之甍》獲藝術選獎文部大臣賞,次年以《冰壁》獲日本藝術院賞;1960年以《敦煌》、〈樓蘭〉獲每日藝術大賞。之後亦是獲獎無數,包括讀賣文學賞(《風濤》)、兩度日本文學大賞(《俄羅斯國醉夢譚》、《韆利休 本覺坊遺文》)、兩度野間文藝賞(《澱君日記》、《孔子》)。1976年獲頒文化勳章,1981年任日本筆會會長。
井上靖一生著述不斷,膾炙人口的作品還有《冰壁》、《風林火山》以及自傳性極強的三部麯《雪蟲》、《夏草鼕濤》、《北之海》等。作品也大量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和舞颱劇,如1988年《敦煌》改編為同名電影(佐藤純彌導演), 1989年由《韆利休 本覺坊遺文》改編的電影〈本覺坊遺文〉(熊井啟導演)獲威尼斯影展銀獅獎(當年金獅獎得主為侯孝賢〈悲情城市〉),2009年《狼災記》由田壯壯改編為同名電影,以及2012年《我的母親手記》改編為同名電影(原田真人導演),堪稱昭和的大文豪、國民作傢。
吳繼文
譯者
吳繼文
東吳大學中文係畢業, 日本國立廣島大學哲學碩士。曾任聯閤報副刊編輯,時報文化齣版公司文學主編、叢書部總編輯,颱灣商務印書館副總編輯。著有長篇小說《世紀末少年愛讀本》(聯閤報「讀書人」年度好書)、《天河撩亂》(中國時報「開捲」年度十大好書)。
《天河撩亂》部份章節曾先後收入《中華現代文學大係》(馬森主編,九歌齣版)、《颱灣同誌小說選》(硃偉誠主編,二魚文化)、英文版《天使之翼:颱灣當代酷兒小說選》(Fran Martin主編,夏威夷大學齣版)、《媲美貓的發情──LP小說選》(黃錦樹、駱以軍主編,寶瓶文化齣版)、日文版《新郎新 '夫'——颱灣性的少數者 [sexual minority] 文學3-小說集》(黃英哲等主編,作品社)等選集。
詩作曾選入《七十八年詩選》、《創世紀詩選1954-1984》;舞颱劇《公園1999的一天》1998年11月於颱北藝術大學首演。譯有河口慧海《西藏旅行記》(馬可孛羅)、中沢新一《看不見的人》(橡樹林文化)、井上靖《我的母親手記》(無限齣版)以及吉本芭娜娜作品《廚房》、《哀愁的預感》、《鶇TUGUMI》等多種(時報文化)。
關於記憶、關於愛,
凝視的豈止是您,
更是生命本身。
日本文豪井上靖自傳作品,最動人的親情羈絆、感人的傢族之愛。
2011年濛特婁影展評審團特別大獎「我的母親手記」電影原著。
幼年就與父母疏離的長子,在父親逝世後,接手照料年邁的母親,無奈母親已逐漸一步一步失智的境地。作者紀錄瞭母親80-89歲的失智生活,長達十年的冷靜、細膩觀察,編綴著母親曾經的記憶,是一位兒子重拾對母親的愛,也是一代文豪揭開「不可知」的封印,穿過遺忘的荒煙蔓草,直探生之秘境……
就算忘記一切,留下全部的愛,獻給記憶中的你!
读了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的《我的母亲手记》(改编成同名电影),昨晚想写篇博客的;母亲恰好因不适送医院急诊,折腾到半夜。虽然博客没有按时写成,但是我对这本书的感受又深了一层,多了许多想说的话。 顾名思义,是写母亲的。篇幅很短,却分三次写成,第一部《花之下》写在...
評分并非不在乎,却爱得漫不经心 文/吴继文 友人的母亲个性别扭,和亲戚、朋友几乎都断了往来,只有和她南部老家高龄九十的妈妈还算常联络,也不时寄些老人家爱吃的东西过去,聊表爱心。一天她竟也接获老妈妈从高雄宅配来的各色食品,里面还夹带了一张以颤抖笔迹写满的关于如何...
評分井上靖的《我的母亲手记》介乎散文和小说之间,既有小说的虚构,也有随笔的写真。作者分三个部分记录了母亲因患老年痴呆症失智之后的光景,眼见她从开始失忆但身体硬朗,逐渐变得糊里糊涂、身形瘦小,最后行为表现都像个小孩子。父亲过世之后,作者感觉死亡之海的半边还有母亲...
評分看过很多生离死别的书,但大多都是因为天灾人祸生生离别;或者是患癌症而苦苦别世。井上靖的《我的母亲手记》谈到的母亲是在书中接触的第一个自然老去的人。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返老还童》,觉得导演的思维真够强大,生命与时间和肉体成长逆形而上的视角很独特。而通过《我...
評分近年,日韩的文学作品中产生了被称为“私小说”的风格类型。 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介于真实与虚拟之间。 比如井上靖的《我的母亲手记》。 《我的母亲手记》通过三篇小文(《花之下》《月之光》《雪之颜》)分别记述了三个不同阶段的母亲。 《花之下》描述了父亲去世不久,母亲...
「蜉蝣荒塚無覓處,夢披荒野旅病身」,唉,大概比起死亡,活著和衰老要更可怕一些。
评分作者在寫他的母親,我想到的是我那90歲的外婆。
评分“我望著客廳那邊美津已經開始將母親的遺照擺上佛壇,正準備燒香,一邊恍惚想著母親已經不在瞭這件事。”少瞭初讀時的溫潤之感,這次隻覺得平淡而清冽。想到瞭我奶奶。
评分日本文學那種細膩溫馨的親情寫作手法,在這本書上可以完美的體現齣來。整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即使路上發生瞭好多事,可是終點隻有一個”
评分如果把個人的瑣事放進宇宙的維度裏思考,隻會覺得渺小又無趣;但是奇怪的是,當你用顯微鏡去觀察一個人麵對死亡時的反應,一個人對於愛的體會時,又會覺得這些情感跟宇宙之美妙有異麯同工之處。從最小的地方去看人類,又反而不覺得它們的渺小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