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革命与现代科学的起源(第3版)

科学革命与现代科学的起源(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约翰·亨利,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史专业的资格教授,关于自文艺复兴至19世纪的科学史著述良多。

杨俊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主要研究兴趣是古希腊和德国的文学与思想,著有《艺术的危机与神话:谢林艺术哲学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译有《蒂利希:生命的诠释者》(叔斯勒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柏拉图的<会饮>》(罗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约翰·亨利(John Henry)
出品人:
页数:265
译者:杨俊杰
出版时间:2013-6-1
价格:2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24960
丛书系列:想象欧洲丛书
图书标签:
  • 科学史 
  • 科学 
  • 历史 
  • 科学哲学 
  • 科学革命 
  • 社会史 
  • 科普 
  • 约翰·亨利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科学革命是基督教兴起以来最重要的事件,也是西方文明得以在现代世界占据文化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这个时期确立了现代科学的很多技术、重要信条和世界观。 这本极其成功的研究,现推出第三版,是一册简明而且可读的导论,既概述了那个时代在科学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神往的革新,也概括了科学革命出现在何时、何地以及何以出现的原因。它尤其指出了: o数学从业者由地位卑微的技工从业人士上升为科学领域的理论先导者 o法术在实验方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o宗教信仰在现代科学世界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o还给出了一份很有用的附释、一份详加评点的书目以备进一步研究之需 第三版简洁而且可读,吸收了历史写作领域最新的成果。各个章节都作了改动,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有所充实和拓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当代著名学者有关科学革命的一本短小精湛的导论。从科学史的“语境研究”转向出发,提纲挈领地考察了科学革命的诸方面,尤其是有关数学化、经验和实验方法、魔法与科学的关系、机械论传统、宗教信念的分歧对自然哲学的影响的论述,观点密集,启发极大。书的末尾给出了带有评注的参考文献,便于进一步的研究。不足之处,一是作者有把语境研究等同于社会史的倾向,使得原来极富韵味的内容沦为人际关系的扁平琐碎的叙事;二是翻译太差。

评分

挺好的。对于没看(完)科学革命的结构的我来说算是补课吧。作者列出了好多参考文献。(看一遍肯定不够,颠覆了我的一些固有印象,比如有关科学和宗教部分就处理的挺好。建议想念科学史之前读一读)

评分

科学革命是在一个长达数百年(至少要从15世纪开始算)漫长历史中展开的。科学、宗教、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这些相互交错的领域产生了强烈的相互影响。比如自然神学/自然哲学鼓励以研究自然“这本大书”的方式来更好得向上帝致敬,最终结果却是认识到了一个不存在上帝的世界。其中波谲诡异,那些在科学革命中贡献良多的科学先辈们一定怎么也想不到。

评分

按需。

评分

当代著名学者有关科学革命的一本短小精湛的导论。从科学史的“语境研究”转向出发,提纲挈领地考察了科学革命的诸方面,尤其是有关数学化、经验和实验方法、魔法与科学的关系、机械论传统、宗教信念的分歧对自然哲学的影响的论述,观点密集,启发极大。书的末尾给出了带有评注的参考文献,便于进一步的研究。不足之处,一是作者有把语境研究等同于社会史的倾向,使得原来极富韵味的内容沦为人际关系的扁平琐碎的叙事;二是翻译太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