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首之邀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纳博科夫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小说 美国文学 美国 外国文学 文学 卡夫卡式小说
发表于2024-12-22
斩首之邀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如果拍成电影,导演应该是让-皮埃尔·热内,男主是贾梅尔·杜布兹,典型的法式喜剧,因为电影中的男主不会真的被砍头。三个星期的恐惧之后,他会继续面对给他不停戴绿帽子的老婆,会去观察一只蜘蛛如何捕猎,昆虫的鞘翅,会和装扮成囚犯的刽子手及两个小喽啰斗智斗勇。可惜不是电影,也不是喜剧。所以纳博科夫用天才的文字写了一个绝望的故事。
评分是不是当代每位文学天才们都是以此类游戏式作品作为其早期创作重点的?老纳写这种迷宫式小说简直手到擒来,太精彩了!
评分普通读者头疼,评论家被打脸,纳博科夫永远是那么不羁,践踏着我的智商。整部作品就像在玩儿精巧的游戏,愚笨的人总是通过外观执迷不悟的想寻找些什么。
评分昨天准备卖旧书时突然翻出这本没看的书,纳博科夫早期也挺重的玩乐色彩,写卡夫卡式小说也手到擒来,有意思
评分有种卡夫卡《城堡》的感觉。。。纳博科夫的小说结尾都不错,都有引人注意的突破所在。。这个小说的结尾很玄妙,写得既好又不好。好在于对于人死后灵魂的一种新颖新鲜令人赞叹的描写,灵与肉。不好在于使得主题单一了,总让人只能想到诺斯替主义,灵性世界。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斩首之邀》是纳博科夫反乌托邦的小说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辛辛纳特斯因为与周围庸俗的人们很不一样,所以被认定有罪而判处死刑。在监狱里等待行刑日期最后确定的过程中,他一边忍受着死之将至的痛苦煎熬,一边又身不由己地沦为一场滑稽闹剧的主角。监狱长、囚友、看守、行刑者、亲人、爱人,似真却假,囚室、要塞、行刑广场竟是演出的道具,死亡迟迟不至,希望若有似无。小说中魔幻的光怪陆离且滑稽可笑的场面让人目不暇接。它展示了非理性世界的幻象,讽喻了极权统治的卡夫卡式黑色滑稽悲剧。
《斩首之邀》是1935年纳博科夫用俄文创作的。在几十年之后当他准备将其翻译成英文的时候,他吃惊地发现自己这部俄语小说当时写就时的语言已经十分精到地描绘出了他想要表达的幻觉,所以它几乎不用再次修改。我引用他在此书前言中的这个细节只是想更形象地说明:他就是这样一...
评分纳博科夫的《斩首之邀》很有卡夫卡的味道,尤其是像《审判》,你之外的所有人、所有关系仿佛一张无形的巨网,无可逃脱的桎梏,你不被审判,也不被行刑,却时刻生活在将要被审判和行刑的准备中,不知道那一刻什么时候到来,却又无法躲掉这一刻的监视和束缚,生命因此麻木而窒息...
评分纳博科夫的《斩首之邀》很有卡夫卡的味道,尤其是像《审判》,你之外的所有人、所有关系仿佛一张无形的巨网,无可逃脱的桎梏,你不被审判,也不被行刑,却时刻生活在将要被审判和行刑的准备中,不知道那一刻什么时候到来,却又无法躲掉这一刻的监视和束缚,生命因此麻木而窒息...
评分 评分看了《在德黑兰读洛丽塔》第一章后看的这本书,受到了一些影响,带着自己关于“极权统治”的一些预想去看,寻找隐喻的蛛丝马迹,所以前面看的很累。 后来就明白了这本书并不是《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那样的小说,抛下自己的想法单纯跟着作者思路去读会流畅很多,甚至跌宕起...
斩首之邀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