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首之邀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纳博科夫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小说 美国文学 美国 外国文学 文学 卡夫卡式小说
发表于2025-04-01
斩首之邀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昨天准备卖旧书时突然翻出这本没看的书,纳博科夫早期也挺重的玩乐色彩,写卡夫卡式小说也手到擒来,有意思
评分纳博科夫口口声声说自己没读过卡夫卡,但写出了一部卡不卡式的荒诞暗黑讽刺小说,这种爆炸的想象力和极为细致的描写真不是一般作家能拥有的能力。
评分有种卡夫卡《城堡》的感觉。。。纳博科夫的小说结尾都不错,都有引人注意的突破所在。。这个小说的结尾很玄妙,写得既好又不好。好在于对于人死后灵魂的一种新颖新鲜令人赞叹的描写,灵与肉。不好在于使得主题单一了,总让人只能想到诺斯替主义,灵性世界。
评分如果拍成电影,导演应该是让-皮埃尔·热内,男主是贾梅尔·杜布兹,典型的法式喜剧,因为电影中的男主不会真的被砍头。三个星期的恐惧之后,他会继续面对给他不停戴绿帽子的老婆,会去观察一只蜘蛛如何捕猎,昆虫的鞘翅,会和装扮成囚犯的刽子手及两个小喽啰斗智斗勇。可惜不是电影,也不是喜剧。所以纳博科夫用天才的文字写了一个绝望的故事。
评分有种卡夫卡《城堡》的感觉。。。纳博科夫的小说结尾都不错,都有引人注意的突破所在。。这个小说的结尾很玄妙,写得既好又不好。好在于对于人死后灵魂的一种新颖新鲜令人赞叹的描写,灵与肉。不好在于使得主题单一了,总让人只能想到诺斯替主义,灵性世界。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斩首之邀》是纳博科夫反乌托邦的小说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辛辛纳特斯因为与周围庸俗的人们很不一样,所以被认定有罪而判处死刑。在监狱里等待行刑日期最后确定的过程中,他一边忍受着死之将至的痛苦煎熬,一边又身不由己地沦为一场滑稽闹剧的主角。监狱长、囚友、看守、行刑者、亲人、爱人,似真却假,囚室、要塞、行刑广场竟是演出的道具,死亡迟迟不至,希望若有似无。小说中魔幻的光怪陆离且滑稽可笑的场面让人目不暇接。它展示了非理性世界的幻象,讽喻了极权统治的卡夫卡式黑色滑稽悲剧。
主人公被判处死刑了,这是故事的开端,然后在等待行刑的日子中会发生什么呢?作品没有政治性,主人公只是因为刑事案件要被处决。在人生的最后几日,人的内心会有怎么样心理活动呢?正常人很难想像,而真正的死刑犯又不会写出来。这真是个悖论。 不过作者可能拥有相似的心理,那...
评分 评分 评分主人公被判处死刑了,这是故事的开端,然后在等待行刑的日子中会发生什么呢?作品没有政治性,主人公只是因为刑事案件要被处决。在人生的最后几日,人的内心会有怎么样心理活动呢?正常人很难想像,而真正的死刑犯又不会写出来。这真是个悖论。 不过作者可能拥有相似的心理,那...
评分最开始让人想起《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动画片,看的时候想象的人物都是动画的,后面开始变得可怕,之前所感到的幽默感让自己变成两个角色:暴民和受害者。就如同辛辛看到的所有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临近结尾我感受到的是这样的情景:一个小孩的视角,手里有一颗妈妈刚给的水煮蛋,...
斩首之邀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