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本书被认为是纳博科夫著名作品《洛丽塔》的前篇,作者本人也说“魔法师”这个名字预示了《洛丽塔》的“着魔的猎人”的主旨。这里,“魔法师”是一位好色的中年男子,他向一位寡妇求爱,为的是要接近她的女儿。但是,魔法师用他的魔法把欲望变成了童话般的梦,从而创造了和《洛丽塔》截然不同的结局。
一 阅读纳博科夫之前,你需要先做好换气的准备。 他那毫无停顿、急如光速的流动式文体对人的呼吸是一种挑战。似乎稍有不慎,就会被纳博科夫撒在语言的斜面上的香蕉皮滑到。他仿佛在语言的键盘上弹奏急速变换的旋律,每个单词紧踩前一个单词的尾巴,在拼合成故事的同时,被串...
评分'魔法师'读起来,细节绝对写得详细和精彩,一看就知道是开始富有激情的创作,只不过,后来以它为蓝本的'洛丽塔'继承了这种风采,并为纳博开辟了更伟大的构想.不由得说,纳博真是对这个故事着了魔的.
评分在工作期间看的这本书,断断续续的,再加上翻译的一些原因,我只是知道了一个故事大概。 其中的一些细节和心理描写由于语言上的障碍,我不是太了解,但我能体会到作者的一些情感。 通篇看完,我总觉得作者不是在讲述一个精神病人的事,而是一个正常人的事。 越想越多,不想多...
评分纳博科夫的作品一口气读下来感觉混混沌沌的,只记得变态大叔对萝莉的畸形情感。对纳博科夫写作技巧、风格没什么感觉,很多地方看不懂,只是有些害怕,为世界上那么多的小女孩感到害怕。现在对这部作品还只能停留在内容层面上,或许许多魅力之处还没有达到能欣赏的水平。附在文...
评分纳博科夫是一个天才. 这一本<魔法师>写在他最伟大的作品<LOLITA>之前,几乎算得上是它的前身. 书大致讲的是一个中年男人恋上一个幼童,为了接近她,以一种自然直接的方式,和她的母亲纠缠,直到她死去.在他按捺不住要接近女孩时,被女孩发现,他惶恐地冲出房间,在街道上被卡车撞死. ...
洛丽塔的远房亲戚你好,你有的地方有点露骨,并且好笑
评分D怎么这么罗嗦……
评分D怎么这么罗嗦……
评分《洛丽塔》的远房亲戚
评分洛丽塔的前身,写的比较散,读着不如lo那么带劲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