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罗佩(Robert Van Gulik,1910—1967),荷兰外交官,著名汉学家。他曾评价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职业,汉学是他的终身事业,写小说是他的业余爱好。高罗佩对中国古琴十分痴迷。他曾师从古琴大师叶诗梦,并与于右任、冯玉祥等组织“天风琴社”。抗战时期,高罗佩以外交官身份在重庆举办古琴义演,为中国抗日筹款,一时传为雅谈。在《琴道》中,高罗佩从中国音乐的传统观念出发,对琴学的起源、特征,琴人的修养等作了详尽沧述,更精到地阐释了琴曲的内蕴,以及古琴及其演奏手法的意象。此外,作者还搜集了大量与琴学相关的文献。因此,该书自1941年出版以来,即被视为古琴研究的权威之作,无论对于古琴研习还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都可谓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
《琴道》序
夫此者内也,彼者外也,故老子曰:去彼取此,蝉蜕尘埃之中,优游忽荒之表,亦取其适而已。乐由中出,故是此而非彼也。然众乐琴为之首,古之君子,无间隐显,未尝一日废琴,所以尊生外物养其内也。茅斋萧然,值清风拂幌,朗月临轩,更深人静,万籁希声,浏览黄卷,闲鼓绿绮,写山水于寸心,敛宇宙于容膝,恬然忘百虑。岂必虞山目耕、云林清閟,荫长松,对白鹤,乃为自适哉。藏琴非必佳,弹曲非必多,手应乎心,斯为贵矣。丙子秋莫,于宛平得一琴,殆明清间物,无铭,抚之铿锵有余韵。弗敢冒高士选雅名,铭之曰:无名。非欲以观众妙,冀有符于道德之旨云。
余既作《琴道》七卷,意有未尽,更申之如右。然于所欲言,未磬什一云。
荷兰国笑忘高罗佩识于芝台之中和琴室
高罗佩的著作,以《中国古代房内考》最为知名,最早译出。另有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在西方拥有众多读者,国内亦有译本。高氏的其他著作却迟迟不见中译。终于,中西书局推出了“高罗佩著作集”。 高罗佩的《琴道》,虽颇简略,且相当篇幅在译介古代琴学理论,却不流...
评分认识号罗佩还是小学时候,从父亲单位图书馆借来一套大唐狄公案,看的废寝忘食,但是很奇怪,心想为啥唐代狄仁杰的故事是一个外国人写的呢。 高罗佩,荷兰人,职业外交官,汉学家,小说家,琴师。他评价自己一身三任,职业是外交官,终身事业是汉学,业务爱好是写小说。 高罗佩...
评分认识号罗佩还是小学时候,从父亲单位图书馆借来一套大唐狄公案,看的废寝忘食,但是很奇怪,心想为啥唐代狄仁杰的故事是一个外国人写的呢。 高罗佩,荷兰人,职业外交官,汉学家,小说家,琴师。他评价自己一身三任,职业是外交官,终身事业是汉学,业务爱好是写小说。 高罗佩...
评分【原文】丙子秋莫,于宛平得一琴,殆明清间物:“无名”。抚之铿锵有余韵。弗敢冒高士选雅名,铭之曰:“无名”。非欲以观众妙,冀有符于道德之旨云。 这段说的是丙子年(1936年)秋天,高罗佩到北京,购得一明清间所斵之琴,琴身原本没有琴铭,他取《道德经》之意,给这张琴取...
评分认识号罗佩还是小学时候,从父亲单位图书馆借来一套大唐狄公案,看的废寝忘食,但是很奇怪,心想为啥唐代狄仁杰的故事是一个外国人写的呢。 高罗佩,荷兰人,职业外交官,汉学家,小说家,琴师。他评价自己一身三任,职业是外交官,终身事业是汉学,业务爱好是写小说。 高罗佩...
实难想象,这是一个荷兰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的古琴研究著作,即使他是著名的汉学家。放诸当下,也不见得是众多神乎其神的古琴著作能企及的。十分全面,古琴本身,指法,琴曲,文献,怎么读减字谱,多有作者自己的心得。附录讲古琴在日本流传也很不错。
评分此事大有玄机,这背后的水很深呢,高大人真乃神人也。
评分关于琴道而非琴的书,从文献材料出发,谈古琴的历史、文人审美和古琴的关系。个人觉得比较有趣的是第四章和第五章关于琴曲的含义和琴、琴声、指法的象征。这与古人的思维方式有关,中国人自古以来生活在一个圆融的世界里,事物之间存在着非逻辑的联系。
评分高罗佩真乃西洋华化第一人也!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文化的作品
评分#淘书偶记#汉学家高罗佩(荷兰人)的琴学著作,保留了许多重要的英文译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