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家书》,亦译《地狱来信》,是一本纯粹想象的通信集。通信的双方,一个是位高的“私酷鬼”副部长,另一个是初级的试探鬼——“瘟木鬼”,二者乃叔侄关系。二鬼以书信方式交流诱惑人的伎俩,恶毒地揭露人性中的丑陋与“疮疤”。不过,两个鬼虽表面惺惺作态,暗地里却也尔虞我诈,渴望最终能够“吞噬”对方。
书中,C.S.路易斯展开想象,绘声绘色地描绘魔鬼的语调,以魔鬼之口对人之本性进行深度挖掘,让人在捧腹后亦自省,透视自己意识中的真实动机,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魔鬼家书》展现了C.S.路易斯洞察人性的深刻与老练,及他对世间虚假叫嚣的清晰透视。
C.S.路易斯(1898-1963),是20世纪英国的天才作家。他26岁即登牛津大学教席,被当代人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954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文学教授,这个头衔保持到他退休。
他的一生完成了三类很不相同的事业,被称为“三个C.S.路易斯”:一是杰出的牛津剑桥大学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代表作包括《牛津英国文学史•16世纪卷》。二是深受欢迎的科幻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包括“《太空》三部曲”和“《纳尼亚传奇》七部曲”。三是通俗的基督教神学家和演说家,代表作包括《返璞归真》、《四种爱》、《天路回归》、《魔鬼家书》(亦作《地狱来信》)等。
C.S 路易斯的《魔鬼家书》是以私酷鬼写给侄儿瘟木鬼的口吻写成的一系列的书信,通篇采用了正话反说、颠倒是非的写法。作者在后记里说模仿魔鬼太痛苦,死活不肯写续集,译者也苦于选词褒贬难定, 但是读者却读得很过瘾,好玩之余还弄懂了神的教导。通过魔鬼对基督教初信者的疑惑...
评分魔鬼不希望我们去思想神的真实性,去教会。会用身边的人以及现实感进入我们的思想来阻挡 。 上帝希望人们专注于现在做的事,魔鬼要做的则是使他们不断猜想将来会有什么事发生在他们身上。 未来会怎样取决于他们现在正要做的事,可他们倒指望未来能帮助自己做这些决定。 人类的...
评分阿蛮这个说法很有趣~~哈哈,第一次读到这个词的时候,想起哈利波特中的麻瓜,嘎嘎~~ 路易斯从各个方面来写这个初信者如何与魔鬼周旋。魔鬼在暗处,阿蛮在明处,一直到最后他才意识到很多次都游走在圈套的边缘,诱惑无处不在,甚至在一些伪装得极好的细节里。两叔侄的通信,表...
评分你那痞子从小就习惯满脑子里有成堆互不搭调的哲学在那里各吹各的号,他并非以"真"或"伪"来区别各样学说,对他而言,只有"学院的"、"实用的"、"落伍的"、"当代的"、"传统的"或"惊世骇俗的"之分。要让他对教会裹足不前,你的最佳搭档是大家一知半解的流行术语,而不是"理性的争辩...
评分C.S 路易斯的《魔鬼家书》是以私酷鬼写给侄儿瘟木鬼的口吻写成的一系列的书信,通篇采用了正话反说、颠倒是非的写法。作者在后记里说模仿魔鬼太痛苦,死活不肯写续集,译者也苦于选词褒贬难定, 但是读者却读得很过瘾,好玩之余还弄懂了神的教导。通过魔鬼对基督教初信者的疑惑...
可能是本有价值的书,但我现阶段看不太懂
评分绝妙的视角倒转!“正道”从魔鬼角度进行“反说”,不仅有文学意义上的陌生化效果,而且突出了那些似是而非的求“道”行为的迷惑性,比如:有人关注最属灵的职责,却对最起码的义务视而不见——他关心母亲的灵魂状况,却从不注意她身患风湿;也有人把爱心投射到遥不可及的他方,却把怨恨发泄到天天都会碰面的人身上,于是,怨恨开始变得真实起来,爱心则在很大程度上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地狱哲学的根基是此物非彼物、是己则非彼,一个自我与另一个自我是吞噬性的关系。上帝的哲学却是万物既多种多样,又归于一体。魔鬼能诱惑人,是因为人身上有着强烈的动物性的自爱,有很多霸占性的“我的”;上帝要铲除这种自爱,之后归还一种新的自爱——一种对所有个体的仁爱和感激之情。与自我的战斗是艰难的,但人只有交出整个自然的自我,才能换来一个全新的自我。
评分睿智,深刻,诙谐!
评分三星+。一开始阅读可能会有点累。所有正话反说的道理都需要适应的时间。估计这本对作者而言可能也很痛苦。不考虑宗教问题,单读也颇有喜感。总觉得也许英文的俏皮话会更适合阅读,中文翻译已经算很好,当然编辑也肯放手,像“私酷”这种其实不存在但又可以理解的词汇比原本的名称顺口。但依然,翻译中依然始终有点别扭,有点死板的人非要拼命卖聪明的劲儿,正是这个增加了阅读的吃力和不熨帖。也许还是要刷英文版才好评价。
评分鞭辟入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