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部署退市,当大部分人以为金融海啸危机已过之际,却忽略了中国累积了二三十年的信贷泡沫!而全球新一浪的金融海啸,源头极有可能来自中国的「影子银行」!
你还以为影子银行与你何干? 真相是它们无处不在。
小额贷款、信托投资公司、民间借贷、典当,甚至银行里千奇百怪的理财产品都属于影子银行的组成部分。今天中国面对的流动性过剩、低利率、信贷扩张、通胀、房地产泡沫等问题,更与影子银行环环紧扣,无论你是寻常百姓还是做生意的、卖大白菜的抑或是股民,都逃不开这股愈演愈烈的漩涡。
被誉为“最佳中国分析师”“最具影响力的投资银行家”的张化桥,从人人艳羡的国际投资银行跳进小额贷款的行业,旋即被封为“小额信贷年度人物”。本书将揭示张化桥经历三年惊心动魄、在希望与绝望中游走的日子。他看到了金融业的内幕,体会到影子银行业的辛酸和黑暗,并在本书中分析了当下中国金融体系中最大的风险,预示下一波次贷风暴的起点。作者预言:“中国创造了地球上最大信贷泡沫,如未能及时将泡沫释放,将很可能成为新一轮环球金融海啸的源头。”
本书英文版在海外引发极大关注,甫一出版即登上亚马逊金融及银行类畅销书第一名,更获《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彭博、英国广播公司等全球知名媒体争相采访报道。
张化桥
现任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2011~2012年间,他曾担任广州万穗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2012年1月,他被中国小贷行业协会授予“小额信贷年度人物”。
他曾在全球知名的瑞士银行(UBS)工作了11年,期间,他曾担任UBS中国研究部主管和投资银行部中国区副总经理。1986~1989年间,他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2006~2008年间,他在一家香港上市的地产公司深圳控股(0604.HK)担任首席营运官。
在担任UBS中国研究部主管期间,他的团队曾连续5年(2001~2005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最佳中国研究团队”,他本人也曾连续4年(2001~2004年)被《亚洲货币》(Asiamoney)评选为“最佳中国分析师”。
他于1991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曾在堪培拉大学讲授金融学。张化桥曾在《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等大型媒体发表多篇文章,着有两本中文畅销书:《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和《避开股市的地雷》。
张化桥,从投行跳到小额信贷行业,2012年小额信贷年度人物。《影子银行内幕》记录了他在小贷行业三年经历的各种努力、与监管的抗衡。有人评价这本书:也许叫《张先生小贷公司历险记》更切合实际。 张引用标普对影子银行的定义:银行传统的存款和贷款以外的任何金融产品都属于...
评分5年前影子银行在中国还不成气候,它充其量是让被银行忽略的小型企业的一条获得信贷的途径。如今的影子银行却在迅速膨胀,并逐步演变为金融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信息不通畅,人们对影子银行仍然知之甚少。 张化桥的新书《中国影子银行内幕:下一个次贷危机》(China's...
评分张化桥敢说这是远近闻名的,就这本书里面将小贷公司还有信托和银行这些金融机构的“小秘密”和盈利模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披露,本人还是获益良多。但是这种做法对于行业来说可能并不是那么受欢迎,因为大家还是喜欢“闷声发大财”。 其实张在之前的两本书里也是这种风格,一旦退出...
评分5年前影子银行在中国还不成气候,它充其量是让被银行忽略的小型企业的一条获得信贷的途径。如今的影子银行却在迅速膨胀,并逐步演变为金融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信息不通畅,人们对影子银行仍然知之甚少。 张化桥的新书《中国影子银行内幕:下一个次贷危机》(China's...
评分张化桥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实诚人,虽然书名起的有点大,内容有点水,但里面还是说了些真话的。 作者从2010年开始关注小贷行业,起初是投资,后来当一个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带着一丝理想主义冲动,毅然跳入其中,虽然真真在小贷公司待的时间只有13个月,其中6个月还同时兼任香...
四星五星之间!大实话,虽然有些个人吐槽,但说的都是那回事。欣赏张化桥先生这个人!里边有些话不仅仅适用于金融行业,我也感同身受!可惜我太懒,就没做过读书笔记。。。
评分后记部分扎扎实实的写出了出这本书的初衷,作为金融科普读物还是不错滴
评分后记部分扎扎实实的写出了出这本书的初衷,作为金融科普读物还是不错滴
评分最后的三分之一是干货。字里行间还是能感到成熟资本市场对人的影响。
评分从瑞银(香港)跳进一家地方小贷才一年就退回香港,能写出来什么内幕...可想而知,不愧是畅销书,内容上只能说凑活,更像是博客体。作者吐槽起来逻辑混乱的地方也是不止一处。 1、作者不停地在吐槽地方金融监管对小贷公司荒唐而苛刻的监管:负债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50%;通过信托做资产证券化来变相提高杠杆率也屡屡被监管封杀;不允许小贷公司留存为分配利润。 2、作者领导的小贷公司利率为24%,4倍于基准利率(超过4倍定义为高利贷有法律风险),作者认为两三天的过桥贷款的风险收益不值得做。 3、虽然书名有点夸张,写的比较水,不过还是有一些不为人熟知的内容的,毕竟关于中国的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的资料还是比较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