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莱文森
(Marc Levinson)
《华尔街日报》畅销书作者、知名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他长期从事经济与商业类写作和演讲,擅长把握经济、贸易、国际金融等方向的话题,在很多国家做过学术与商业演讲。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本书从集装箱的发明史娓娓道来,将一个看似平凡的主题衍变成一个个非同寻常的有趣故事,展现了一项技术的进步是如何改变世界经济形态的。它的价值不在于是什么,而在于怎样使用。在集装箱出现之前,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成衣绝对不会遍地开花。而在集装箱出现之后,货运变得如此便宜,以至于某件产品产自东半球,运至纽约销售,远比在纽约近郊生产该产品来得划算。中国也从此登上国际集装箱海运和世界工厂的舞台。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还会有趣地发现,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创新,也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1.如果你想要了解:为什么体力工人会排斥文明,相反,他们(码头工人)更珍惜“好喝酒、好打架”的名声。这本书,会给出一定的原因与现象描述——这说明:“粗人”现象是全球化的,而非中国特有的。 2.如果你读《第五项修炼》读不太明白,那么,先读这一本,而后,想想,为什...
评分(一)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同时访问一个位于北京的网站和一个位于美国的网站,你几乎不会感到太明显的速度差异。通过鼠标点击发出的请求字节,以光速穿越众多神秘的设备:路由器、海底光纤等,把遥远的信息带到你面前。 这是我们逐渐已经习惯并熟悉的速度。如果你有机...
评分现在通过集装箱来运输货物已是常态,世界各个码头每天集装箱的装卸量是惊人的。但在集装箱出现并成为运输业的主流之前,这是人们难以想象的。集装箱本身是一件的东西,它主要的作用就是降低了货物运输的成本,从而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形态。 在1956年第一艘装有集装箱的油...
评分提及集装箱,人们应该不会陌生。在港口和码头上能够看到数量众多的集装箱,里面装载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的货物。但如果提出集装箱的前世今生,它到底是因为什么出现的,它到底有着什么意义,它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又给未来的世界带来什么启示。这些问题估计很多人会觉得...
评分1.如果你想要了解:为什么体力工人会排斥文明,相反,他们(码头工人)更珍惜“好喝酒、好打架”的名声。这本书,会给出一定的原因与现象描述——这说明:“粗人”现象是全球化的,而非中国特有的。 2.如果你读《第五项修炼》读不太明白,那么,先读这一本,而后,想想,为什...
集装箱,是个聪明人都能想得到,只有码头工人抗拒;但谁也意识不到集装箱最终带来的影响力有多大。标准化运输,运输成本降低,全球化生产,起起伏伏,40年来变化太快。
评分系统讲解了集装箱这个铁皮箱子,如何在不到半个世纪里席卷全球航运市场,并成为行业标准的历史进程,书中花了不少笔墨阐述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码头工人、港口、港务局、工会、铁路公司、卡车公司、军方、轮船公司、发货人等角色的反应和选择,尤其是关键人麦克莱恩如何坚信集装箱将改变世界而做出的努力。
评分了解了集装箱的发展史,知道了一个铁皮罐子是怎么改变全球经济的。如果没有集装箱的发明,全世界不可能有如此高效的跨国合作。而集装箱的进化史不是箱子的进化,而是整个配套设施,运输,分拣,港口的同步进化,一个不断完善的生态系统。集装箱的发明只为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评分关于商业模式、生产方式及背后的故事的书总是很有意思。
评分行业垄断、人力成本、生产效率带来了痛则思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使集装箱运输成为可能;通过技术革新和资本运作,使集装箱大规模使用成为趋势。麦克莱恩的商业案例告诉我们:如果没办法消灭敌人,那就和敌人合并了吧。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大格局,关注成本收益比,高执行力。集装箱的发展历程一直都很科学,基于生产实践和科学计算。我们看见经济学和科技进步推动集装箱运输大规模开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