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图文化史

中国古代地图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席会东,男,汉族,1981年生,河南巩义人。2004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4年9月保送至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博连读,期间于2010年获欧盟委员会“伊拉斯谟世界之窗”(Erasmus Mundus)奖学金资助,受邀前往意大利罗马大学交流访学10个月,并赴欧洲各国从事中西方古地图、世界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201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1年7月至今任教于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暨丝绸之路研究院,主要从事地图史、城市史、边疆史地、中外交流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黄河图研究”、陕西省古籍整理重大项目子课题“《陕西四镇图说》整理”、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陕西古代地图的调查、整理与研究”等国家和省厅级科研课题;合著出版《淮安运河图考》、《中华舆图志》等专著两部,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北大学学报》、《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西北大学开设中国古代地图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古都文化、欧洲历史文化名城、隋唐长安研究等课程。

出版者:中国地图出版社
作者:席会东
出品人:
页数:407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2
价格:58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318289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地理 
  • 地图 
  • 與地與圖 
  • 地圖 
  • 历史 
  • 东亚研究 
  • 歷史地理 
  • 思想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从文化史的视角来阐述中国古代地图史,在梳理中国古代地图发展史的基础上,打破以往中国地图学史著作以朝代分期为脉络、以地图测绘技术发展史为主线的叙述方式,采用专题图分类模式,以地图的绘制、运用为主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天文图、舆地图、城市图、河渠图、军事图、交通图六大专题,解析海内外十余家收藏机构所藏的200余幅中国古代地图的源流与内容、绘制与运用、流传与收藏,阐释中国古代地图的思想文化内涵,发掘整理中国古代的地图文化遗产,全面叙述中国古代地图文化史。

本书吸收中国、欧美和日本学者在中国古地图史和地图文化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强调学术性的同时,兼顾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一本了解中国古代地图文化史的必备之作。适合于对历史文化和地图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地图的主题分类与一系列地图的绘制背景、内容。

评分

17。从天文堪舆图、疆域图、城市图、河渠图、军事图、交通图六个方面介绍了一批古地图,种类比较齐全,但是介绍过于程式化简单化,只能当做简单的科普书。 纵向来看,清代地图明显有别于之前的地图,精密度、绘制手段、呈现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而且这种改变出现的时间非常早。

评分

以专题方式在古地图研究的科技史范式、文献学范式之外进行的思想文化史范式的讨论。图文并茂,不足之处在于古代地图中的“山脉图”较少涉及,中国古代地图与山水画的联系紧密,对此探讨的缺失是中国古代地图研究的一大通病,在余定国的写作中就对此进行了反思。

评分

17。从天文堪舆图、疆域图、城市图、河渠图、军事图、交通图六个方面介绍了一批古地图,种类比较齐全,但是介绍过于程式化简单化,只能当做简单的科普书。 纵向来看,清代地图明显有别于之前的地图,精密度、绘制手段、呈现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而且这种改变出现的时间非常早。

评分

以专题方式在古地图研究的科技史范式、文献学范式之外进行的思想文化史范式的讨论。图文并茂,不足之处在于古代地图中的“山脉图”较少涉及,中国古代地图与山水画的联系紧密,对此探讨的缺失是中国古代地图研究的一大通病,在余定国的写作中就对此进行了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