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听大国

监听大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蒂姆•韦纳(Tim Weiner)

◆《纽约时报》首席记者

◆ 两度普利策奖兼国家图书奖双料得主

蒂姆•韦纳钻研美国情报25 年,曾因对五角大楼神秘经费的报道而荣获普利策奖,也为调查CIA 秘密作战行动访遍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并因对阿富汗战争的报道再次获得该奖。蒂姆•韦纳尤其擅长秘密情报的写作,他的作品之一《背叛》更是被《华尔街日报》奉为“谍报个案前所未有的佳作”。

《监听大国》一经面世便引起全美轰动,出版后更是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等主流媒体广为报道,好评如潮,美国有关政府部门对本书更是“爱恨交加”。

出版者:海天出版社
作者:蒂姆•韦纳
出品人:
页数:429
译者:杜 默
出版时间:2014-3-1
价格:49.8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507092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美国 
  • 情报 
  • 中情局 
  • 政治 
  • 监听 
  • 历史 
  • 监视 
  • 情报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史无前例揭露不为人知的CIA监听秘史

全方位多角度再现大国情报暗战真相

★ 区区一个中情局雇员,斯诺登为何敢与奥巴马死磕到底?“棱镜门”的背后上演了怎样的监听风云?

★ 从“香烟炸弹”、“毒药手帕”到“钢笔注射器”……,为何中情局暗杀卡斯特罗的638 种办法都以失败告终?奥巴马和劳尔•卡斯特罗在曼德拉葬礼上的握手,是否意味着“旧的监听时代”结束?

★ CIA 特工如何靠一部假冒电影将美国人质带离德黑兰?从范登堡到帕内塔,为何一任接一任的局长只会将中情局管理得更糟?

作为实施监听窃取情报的“鼻祖”,中情局将监听的艺术发挥到极致。纵然它践踏民主、危害自由,但中情局仍然以秘密情报作为利器,在世界各个角落张牙舞爪。

《纽约时报》首席记者蒂姆•韦纳经过缜密调查,参阅了一份最新解密的70 000 多页绝密文件,汇集300 多份前中情局官员与退休特工的访谈,以最客观真实的角度描述了中情局的前世今生。大国监听的时代,中情局将何去何从,本书将为你一一揭开这些谜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纽约时报》记者蒂姆·韦纳的这部记叙中情局历史和秘闻的《灰烬的遗产》上市三周来,获得了好评连连,销售业绩也很喜人,而中情局似乎也坐不住了。8月上旬,中情局负责公共事务的主管马克·曼斯菲尔德就《灰烬的遗产》发布了一则强硬的声明,他承认中情局的表现有种种不足,然...  

评分

印裔加拿大籍教授哈利•夏尔马说过,我们这个世界上的90% 的灾难,是由美国造成的。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从赤裸裸的武力侵略,到文绉绉的和平演变,从干预别国内政、颠覆政权,到支持宗教分裂势力,四处散播仇恨和暴力的种子,还举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幌子,凭借武力充当...  

评分

印裔加拿大籍教授哈利•夏尔马说过,我们这个世界上的90% 的灾难,是由美国造成的。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从赤裸裸的武力侵略,到文绉绉的和平演变,从干预别国内政、颠覆政权,到支持宗教分裂势力,四处散播仇恨和暴力的种子,还举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幌子,凭借武力充当...  

评分

说实话,我对中情局没啥想法。因为不了解,对它的印象也基本来自电影、小说,所以有人说它是“无法无天”,说它“臭名昭著”,说它“争议不断”,说它“最受诟病”,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既谈不上感同身受,也谈不上值得商榷。毕竟,中情局离我们普通人太过遥远,它在电影里出现的...  

评分

据说最近《纸牌屋》很流行,那我们就从党鞭开始吧。“党鞭”(Whip)一词源于英国,指议会内的代表其政党的领袖人物,负责督导同党议员,并维持议会党团纪律,多为党内权威人士。然而《纸牌屋》的主人公党鞭,却依靠掌握的各种情报,一步步登上权力的顶峰。而这不能不联想到美...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