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国度》一书中,作者批判了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统治着西方政治议题的“反文化意识形态”。所谓的“反文化运动”,无论是反全球化运动、女权主义,还是环保主义,都不仅未能抵抗或阻止消费主义大潮,反而令它愈演愈烈。
约瑟夫•希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教授,著有《高效社会》《沟通行动与理性选择》等学术著作与大众读物。
安德鲁•波特,加拿大学者,作家,蒙特利尔大学伦理研究中心学者,《加拿大商业杂志》专题编辑。著有《真实的骗局》等作品。
叛逆国度:为何反主流文化变成消费文化 (The Rebel Sell: Why the Culture can’t be Jammed) – Joseph Heath, Andrew Potter 提起切·格瓦拉,你首先想到的那个革命先驱和他的精神,还是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大头贴?逝世50年后,这位革命者又会如何看待那些穿着他头像的青年?...
评分封面就蛮有意思。 反文化的本质就是kritik,现象的问题通过改良和革命都不能对应其根属,国家政策制度带来的分化不平等和浮士德式的消费问题,但改政策改制度再怎么补窟窿都不如反国家这个根属。 但是用的形式是文化层面的,是嬉皮士和硬核摇滚,是拒绝合作拒绝谈判,是大麻和L...
评分叛逆国度:为何反主流文化变成消费文化 (The Rebel Sell: Why the Culture can’t be Jammed) – Joseph Heath, Andrew Potter 提起切·格瓦拉,你首先想到的那个革命先驱和他的精神,还是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大头贴?逝世50年后,这位革命者又会如何看待那些穿着他头像的青年?...
评分封面就蛮有意思。 反文化的本质就是kritik,现象的问题通过改良和革命都不能对应其根属,国家政策制度带来的分化不平等和浮士德式的消费问题,但改政策改制度再怎么补窟窿都不如反国家这个根属。 但是用的形式是文化层面的,是嬉皮士和硬核摇滚,是拒绝合作拒绝谈判,是大麻和L...
评分封面就蛮有意思。 反文化的本质就是kritik,现象的问题通过改良和革命都不能对应其根属,国家政策制度带来的分化不平等和浮士德式的消费问题,但改政策改制度再怎么补窟窿都不如反国家这个根属。 但是用的形式是文化层面的,是嬉皮士和硬核摇滚,是拒绝合作拒绝谈判,是大麻和L...
很多论点雷人,论证不足,有些论据还有硬伤。虽然这是通俗读物,虽然老是拿《搏击俱乐部》《美国丽人》举例子摆明是给我这样的买菜大妈看的,但不能在证明观点的环节上糊弄人吧,还有木有职业操守了。。。
评分前言的总结精辟,看完就不用再往后看了
评分反主流文化的角度理解摇滚乐、PUNK、黑人文化、女性主义,也只有在崇尚这种文化的国家才会有这种现象。中国只是四不像似的模仿,没有精髓的东西,为什么中国没有纯粹的摇滚,因为没有适合它存在的土壤。这本书值得读一读。
评分通过电影等影视作品表现消费是为了和别人不一样,而非从众。然我瞬间联想到了15年(大概)在北京地铁第一次听到爱奇艺的广告语,惊为天人的那一刻。爱奇艺写道:【爱奇艺会员,轻奢新主张】。而我真的是为了它这句文案,已经是第四年的会员用户了。
评分当我们在谈反主流文化的时候,到底在反什么?为什么而反?整本书很多细小有趣的点和类比,但是不是一本容易阅读的书,除非你真的很闲和反人类,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