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余英时 思想史 历史 韦伯及其研究 余英時 社会学 近代商业与法律 商人精神
发表于2025-02-23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本书的正文部分已经是第二次阅读,我的感觉是,余英时写的不是商人的精神,而是士人在近世商业社会中的思想转变,其中的一些亦商亦儒的商人,应当被作为亦儒亦商的士人来理解才合理。本来想从书中找一找论文灵感的,结果没找到。 附录文章提倡商人思想研究,但我个人感觉,这个建议不靠谱。说实话,商人思想研究喊了好多年了,可是一直没突破。我觉得,这种情况,应该好好反思,或许这个课题本身就是个伪问题!
评分作者和韦伯的对比,非常好。
评分陈老师送给我的书,现在刚好解决了有关韦伯《中国的宗教》一书中的问题。作者的问题意思很明确,也在附录写出来对这个问题产生的思考过程,序言主要是方法论的反思。正文有很明确的思想线索,将中国宗教伦理的入世转向与商人地位与商人精神等的变革联系起来讨论,也正面回应了韦伯书中对中国宗教片面的讨论。
评分看了中外几部史发现:几场大动乱,不管公开与否,都是首先针对那些有才干的人哪
评分此书立意甚高,触及中西文明发展大关节,借韦伯之典范,拒以西欧历史上的特殊概念套用于中国历史研究,此亦英时一贯立场;历史研究不可预设前提,士商身份转换,现实与义理互证发展,其研究皆不能脱离对资料的掌握和研究;正文曾收录于《士与中国文化》,然而作者用笔谨慎,所述宗教伦理对商人精神和活动影响,最终归于义利之辩,虽可高屋建瓴仍似不甚过瘾
余英时,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2006年获颁美国国会图书馆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得第一届唐奖汉学奖。代表作有《朱熹的历史世界》、《方以智晚节考》、《戴震与章学诚》、《士与中国文化》、《论天人之际》等。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增订版)》讲述近几十年来,史学界搜集并整理了大量明清商人的史料,但是主要集中于商人的客观世界和经济活动方面,本书却从分析禅宗、新道教和新儒家的入世伦理及社会影响这一特殊角度入手,特别注意三教在入世伦理方面相互交涉的复杂过程,尤其是禅宗对理学 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宗教和道德观念对中国商人的影响。
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中国宗教的入世转向。这一部分主要是研究中唐以来的新禅宗和宋以后的新道教。中篇:儒家伦理的新发展。这一部分着重讨论新儒家和新禅宗的关系,以及从程、朱到陆、王的发展。下篇:、中国商人的精神。这一部分大致以十六至十八世纪为时代断限。但研究的重点不是商业发展的本身,而是商人和传统宗教伦理,特别是新儒家的关系。这三个部分虽是互相涵摄、彼此呼应的,但各篇也自有其独立性。这是近年史学界一部大著作,对中唐以来的思想史和社会史都有最重要的发明,对清代及近代史的研究,启发甚多。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本书与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精神》有很深的内在联系。余英时先生反驳了韦伯的说法:中国近世宗教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出现提供精神基础。相反,他认为中国的宗教伦理恰好符合“入世苦行”的形态。无论是佛教、...
评分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本书与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精神》有很深的内在联系。余英时先生反驳了韦伯的说法:中国近世宗教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出现提供精神基础。相反,他认为中国的宗教伦理恰好符合“入世苦行”的形态。无论是佛教、...
评分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本书与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精神》有很深的内在联系。余英时先生反驳了韦伯的说法:中国近世宗教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出现提供精神基础。相反,他认为中国的宗教伦理恰好符合“入世苦行”的形态。无论是佛教、...
评分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