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早年家境贫寒,大学毕业后在乡村行医,1884年开始文学创作。一生著有大量短、中篇小说和剧本,尤以短篇小说著称,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变色龙》、《万卡》等可谓脍炙人口的名篇。另有代表作中篇小说《脖子上的安娜》、《套中人》和剧本《三姐妹》、《樱桃园》等。
本书主要编选了俄罗斯著名小说家契诃夫以《新时报》记者的身份,途径西伯利亚,远赴萨哈林岛(也即库页岛)旅行考察时的沿途随笔和札记。描写了一路所见的风光和人事,以及人民的苦难生活。叙述客观、冷静,充满责任感和人道精神,抒情写景极富感染力。
六年前,我毕业参加工作,在摆脱学习考试的同时,也感觉自己永远失去了读书的借口。上班的人天天抱着书啃是不合时宜的,除了学生之外,人们总是将读书研究与某一职业,以及这一职业相关的薪水相连。我没有信心去自称研究什么,连研究自己也不敢。因为确乎没有一个机构会给我的...
评分书名叫做《萨哈林旅行记》,可是这本旅行记的内容却不像时下的那些欧陆游记那般轻松浪漫。 没有鲜花、没有香水、没有华服、没有豪车、没有别墅…… 这里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 在那遥远的极北之地,的确有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这里民风淳朴,没有抢劫,更别提偷窃了。 这里是路...
评分萨哈林旅行记是本不合理的书,因为扉页上这样写道:拖着几近崩溃的病弱之躯,途径一万俄里的苦寒与荒凉,他踏进这“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用文字诊断俄罗斯。所以,读之前我自然的期待着这位文学工匠用他绝妙的文笔去为我展示那个被上帝遗忘的角落的凄苦,荒凉,告诉我那些令人...
评分这是一本很沉重的书。 萨哈林是俄罗斯流放苦役犯的小岛,黑龙江之北,靠海,寒冷、潮湿、四面环水。苦役犯在岛上生活艰苦。他们不必时时刻刻戴着镣铐生活,但是,分量不足质量低劣的食物、阴冷潮湿不见阳光的气候、贫瘠荒凉不宜耕作的土地、骄奢淫逸愚昧贪腐的官员,使得这些苦...
评分如果说人间有地狱的话,那1980年的萨哈林岛正是绝佳例证。 萨哈林岛,在中国一般称库页岛,位于西伯利亚以东,北海道以北,气候寒冷潮湿,年均温在零度上下,一年中有一百天左右在下雪,八十余天在下雨,常年海雾弥漫,即使在七月也可能下雪,种下的小麦从没成熟过,无疑相当不...
虽然是一本漫不经心的游记,但作者深入萨哈林岛,考察了该岛的社会政治及风土人情,也详实地记录俄罗斯人及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状态,向人们展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萨哈林岛的历史情境。
评分虽然是一本漫不经心的游记,但作者深入萨哈林岛,考察了该岛的社会政治及风土人情,也详实地记录俄罗斯人及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状态,向人们展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萨哈林岛的历史情境。
评分“您的萨哈林考察成果同时属于俄国科学与俄国文学。”
评分萨哈林岛位于堪察加和北海道之间,自己去过这两处,因此大致可想象到萨哈林的面貌。契诃夫用统计数字记录了萨哈林的人口结构、天气情况、农业生产、苦役犯管理等,与其说是游记不如说是一份详细的观察报告。报告反映了萨哈林作为俄国流放场地的恶劣环境和政府对这里的不良治理,由此亦可看到俄国在十九世纪的远东殖民的面貌。
评分虽然是一本漫不经心的游记,但作者深入萨哈林岛,考察了该岛的社会政治及风土人情,也详实地记录俄罗斯人及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状态,向人们展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萨哈林岛的历史情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