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定居香港。她曾做过记者和编辑,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当过电视台编剧。现为专业作家,移居加拿大。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亦舒、倪匡、金庸并称“香港文坛三大奇迹”。
亦舒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触觉,有擅于将平凡的字眼变成奇句的才华,她的写作正如她的人,麻利、泼辣,写作速度快,作品数量多,但即使换上十个笔名,读者也不难一下子从作品中把她辨认出来。
“……雅正快乐满足的音容宛如就在眼前。
她却提早说了再见。
虽然恋恋不舍,但雍容大方地离去。
对于认识她的人来讲,世界永远不会一样,不过雅正已尽量教会他们,如何说再见……”
任何人都是这样吧,觉得人生漫长,一切皆有机会,谁知一转身,竟然发现,一切都来不及了。 李育台算是个好男人吧,无论如何,永远都不会忘记亡妻。可她在世时,他亦因为红尘俗事忽略了她,不懂她的寂寞,她的烦恼,以及她的快乐。 还好亡妻谢雅正当时有自己消磨时间的方式,对...
评分在飞机上看了,默默地流泪,因那小女孩从此失去最忠实的观众。母亲永远关注孩子的一颦一笑,永不厌烦,因她永远是最好的观众,和最用心的倾听者。哪怕再琐碎的一件小事,也能叫她全心关注。她的爱,无人能取代,是我们来到世上,最初的瑰宝。
评分‘再见’这两个字我们太习惯说了。每天和亲人朋友说着明天可以再看见彼此的‘再见’。有时候和不想再见面的人说再也不想看见的‘再见’。只有一种再见说起来颇为困难,那就是生离死别,再见不得。 亦舒大姐的书我在大学时代读过一些,那时我只觉得她诠释爱情...
评分 评分亦舒的书我最喜欢后期的,前期的亦舒有点模仿张爱玲,语言上我不喜欢,情节上更是小女生爱来爱去自怨自艾而且还清高(这个说的可能有点过了,不过我是爱之越深,要求越高嘛) 中后期以后,亦舒从文笔到思维,都越发圆润清晰,越来越喜欢 这一部大约创作时期在中期稍偏后,即亲...
又再读了一遍。
评分非常喜欢。读时,联想到于娟。幼年丧母,孩子固然不幸;可是,为人母者,心中之痛又当何其重。
评分放假回家看了四本亦舒,这本最喜欢
评分亦舒的笔调还是那么高端疏离冷漠。一个自以为爱亡妻的男子在妻子亡故之后的一小段人生历程。遁世也好,寻找自我也罢,他究竟找的是亡妻的影子,还是所谓自己的生活,难以分辨。当斯人逝去之后,才发现对枕边人也未能真正了解。究竟有多爱呢?很难说,小说对两个人共同生活的细节描述极少,连个看日落都无从作陪,仅以财务稳健作为对家庭的交代的男人,不会让艺术家身份的亡妻感到落寞?我不信。他以为他爱她吧,其实只是他难以离开她。
评分一个人的家就是一个人的堡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