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保孜,江苏兴化人。1957年2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第二炮兵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一级编剧。著有《红墙里的瞬间》《铁血N4A》《红镜头》《中南海人物春秋》《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等数十部纪实文学著作。多次获“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图书奖等奖项。摄影:杜修贤(1926年11月—2014年6月),陕西米脂人,1945年在延安八路军电影团师从吴印咸学习摄影。1954年任新华社北京分社任摄影组组长、新华社摄影部中央新闻摄影记者。1960年起担任新华社驻中南海摄影组副组长、摄影部中央新闻组组长,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中央外事摄影协作小组组长。20世纪60-70年代,他先后担任周恩来、毛泽东专职摄影记者。1980年担任中国图片社副总经理,1984年离休。
本书真实地记录了周恩来总理从患病、住院到逝世的最后生命岁月,生动地展现了周恩来总理与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顽强斗争并在毛泽东主席的支持下,逐步推举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的过程,表现了周恩来总理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伟大的人格力量。周恩来从患病到住院,经历了两年苦撑危局的政治苦旅;从住院到逝世,又经历了600天由生到死的病痛时日。周恩来从1972年5月12日,检查出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他不仅继续担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繁重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党内外巨大的政治压力,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在批判极“左”思潮、“组阁”、“反对经验主义”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逐步推举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为中国今后的前途和命运作出了重大贡献。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周恩来生命的最后600天里,共做大小手术13次。周恩来生命最后的岁月,伴随着病痛、负重、伤感、离别与希望,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事业。
一直都知道总理的不容易,而且每次看电影<周恩来>也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流泪。很多细节在这本书中是第一次披露,尤其是对一些照片当时的政治背景的交代,也算是对这段历史的另一种注脚。实事求是的说这本书的文笔并不是很出彩,而且有些地方过于煽情。它不是一本纯粹的严肃...
评分 评分 评分一直都知道总理的不容易,而且每次看电影<周恩来>也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流泪。很多细节在这本书中是第一次披露,尤其是对一些照片当时的政治背景的交代,也算是对这段历史的另一种注脚。实事求是的说这本书的文笔并不是很出彩,而且有些地方过于煽情。它不是一本纯粹的严肃...
三颗星吧,不能再多了。
评分那盛世,何时才能如你所愿
评分从单位图书架借上来,原本打算随便翻翻,当画册看。没想到整本书读下来还很有收获,产生了二刷的念头。文字和剪裁,夹叙夹议,处理得非常好,值得学习。比如在车上吓得小便失禁,书中修饰为迟迟不能从车上下来。很妙。主旨就不谈了,意识形态浓厚的官方出版物,当然是紧紧围绕着美化传主、歌颂传主来。毛周关系、周刘关系、周邓关系,都是当年党史课的重点。我对传主是恨不起来,也爱不起来。Professional Bureaucracy,八级泥瓦匠,嚼过以后的口香糖,表面温良恭俭让、实际是虚伪圆滑无原则,毛对之非常不耻,我也看不上。但在方法论上绝对是有威力的,学到一点皮毛就能让牛轰轰的乌拉西束手无策了。
评分11月底买了书,断断续续用了三天时间看完这部作品。从小就要学习党的历史,但考过之后就忘了。这是自己第一次主动找这类书看,只因心里仍记得十里长安送总理的课本内容印在脑海里的画面。读这本书,越是读到后面越是能感受到当年周总理为国为民操劳,为保护战友不遭“四人帮”陷害而忍辱负重,拖着病躯与之抗衡。每每读到江青无事生非,害周总理在大会上做自我批评和自我检讨的时候,就让我气愤!看到她胡搅蛮缠拖延、打扰周总理看病、住院、休息的时间,不仅让我感到愤怒,更让我难过和心痛周总理。眼泪伴随着心痛夺眶而出。周总理在那个特殊的时刻,像一棵大树保护着老战友,维持着大中国的秩序,还要促进外交关系,他心理期待着大陆和台湾能统一。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周,全身插满管子,那得多痛呀!!T-T
评分神坛上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